返回

第八十一章 乘风破浪(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一章 乘风破浪(3) (第1/3页)

    在这纷杂的人世间,选择是要大于一切的,一个不争的事实,今下的大虞是以楚凌的意志在运转的,或许说在实际运转下,是存有些许偏差的,毕竟有人会把自己的算计或利益,以各种方式加到这其中,但是在大方向上是不会有变的。

    就像用徐彬这个人,其是当朝皇后的兄长不假,能力也是有的,可楚凌却一点都不担心徐彬会失控。

    因为他很年轻,年轻到会让很多人感到绝望。

    今后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大虞顶层权力构架是不会变的。

    顶层不会变,其他跟着变,这影响不到大虞整体。

    再者言,跟徐彬同一年龄段,与之出身相仿的,还有不少。

    黄龙,这是当今天子的堂兄,凭借初战北伐得敕冠军侯,执掌着最为精锐的羽林军。

    而除了黄龙呢,还有宗织、昌封、曹京等一行,他们不止是勋贵子弟,他们的姐姐或妹妹,还都进了后宫。

    上述这些人虽说是各有背景,但是都处在楚凌谋划的权力平衡之中,只有他们不出现任何状况,就不会轻易打破平衡格局。他们的存在与崛起,是在巩固楚凌的统治基础,使得大虞的政局更加稳固。

    就今下的形势而言,这其中的一条线,看起来是徐黜在为了徐氏未来做什么,可从更深远的层次来讲,楚凌是在进一步构建老中青三代人才梯队,这个梯队是既涉政,又涉军的,关键是这是从中枢到地方,一步步延伸下去的。

    这就是楚凌。

    他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将他的智慧与手段使出。

    如果在这过程中,有谁没有察觉到这些,那只能说活该被大势抛弃。

    正是出于对大虞社稷及未来的考虑,楚凌已经尽可能慢一点的推动改变,倘若这样依旧有人不愿意变,那么他们就不配待在那个位置上。

    因为大虞需要做的事太多了。

    “这局势变化真是太精彩了。”

    尚书省,左仆射署。

    萧靖看着所持公函,眉宇间透着些许兴奋,“一桩边榷员额竞拍之事,居然将朝局推到这种地步。”

    “中书省,御史台,廉政总署,榷关总署,锦衣卫等有司都牵扯其中,甚至还牵扯到了朝中一众重臣。”

    “这样的大局,又怎能少的了尚书省,户部,宣课司啊!!”讲到这里时,萧靖的眼神掠过一道坚毅神色。

    他等待的时机,这不就来了吗?!

    萧靖比谁都更清楚,受边榷员额竞拍而起之势,到底是因何而起,这表面看似利益争夺,实则暗中隐藏的更多,对于不了解大势的,他们是不知该从何下手的,可萧靖是知晓该怎样切入的。

    权力博弈就是这样。

    想推动他谋划许久的税改,就必须要抓住每次机会,去见缝插针的进行拓展,这样才能逐步实现自己的抱负。

    萧靖深知税改不仅关乎国库丰盈,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计。他必须要谨慎行事,利用好这次风波巧妙布局,既要确保各方的角力与平衡,又要避免引发过大动荡,影响到大虞的整体秩序,每一步棋都需精准无误,方能在这场复杂的权力博弈中,稳操胜券。

    “老爷,这样真的好吗?”

    萧云逸面露担忧,看向萧靖说道:“睿王都涉足其中了,继御史台后,廉政总署也上表了弹劾奏疏,还是联名弹劾,即便不知其中内容如何,可这肯定是睿王的意思。”

    “就因为这件事,朝中有司有不少大臣,是在私下热议此事的,这局势跟先前的变得不太一样了。”

    萧靖微微一笑,目光深邃的看向萧云逸,“正是这样,本官才要有所动才是,局势越是混乱,方能将想谋之事促成。”

    “难道你还没有看出吗?”

    “这其实也是陛下的意思。”

    “很多事不能只看表面,如果真是那样,这世间就不会有什么难改之事了,大虞也定会比现在要更好。”

    “可事实上并没有,为什么会这样?”

    “溯本求源下,不还是牵扯到涉利的群体太多所致?当他们的利益遇到威胁时,那他们肯定会搅动是非的!!”

    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的人提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