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一章 顺势而为(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一章 顺势而为(2) (第1/3页)

    从两仪殿回来,天色已晚,夜色如墨染,皓月与繁星凌空。

    大兴殿内灯火通明。

    楚凌身倚凭几,看着御案上所摆的名录。

    上面的内容,楚凌看了不止一遍。

    尽管猜到一些,可真当看过那份名录后,楚凌的内心是抑制不住的杀意!!

    看似安稳的大虞,实则依旧暗流涌动。

    要知道这份安稳,是死了很多人,打赢了强敌北虏才换来的。

    如果没有北伐一役的胜利,楚凌不知又要起多少风波,甚至是动乱。

    可他在意的,别人未必在意啊。

    毕竟从跟上论,这天下,这社稷,是他的,跟底下的人没有太大关系,他们不过是统治阶层的一员罢了。

    大虞是好,是坏,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但是结党营私,投机取巧,以权谋私这些就不一样了。

    只要见效了,那带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

    讲句不好听的,即便有朝一日,出现改朝换代之事,他们中的大多数,依旧能确保所拥一切,不过是换个主子效忠罢了。

    由中枢朝堂出现的权力斗争,经过一层接一层的传递,到了地方,那味儿就跟着变了很多。

    人心中的贪欲,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

    楚凌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知道一场风暴不可避免,不将烂掉的这些败类彻底铲除,大虞就始终强盛不起来。

    楚凌想要的不是表面盛世,而是由内到外的盛世,而这一宏伟目标,注定是一段艰难的路。

    夜风透过窗棂,带来一丝凉意,吹动烛火摇曳,烛影映照出楚凌脸上的冷漠,那夜风更无法平息楚凌心头的怒火。

    “对这份名录,你是怎样想的?”

    楚凌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殿内平静。

    咯噔。

    李忠心头一震,面对天子所问,他有些不知所措,名录上的内容,他是不清楚的,但他却知一点,天子压着一股火气。

    这就证明此事不简单!

    “奴婢不敢妄议。”

    李忠低垂着头,紧张中带有惧意,抬手朝楚凌作揖拜道。

    “这是朕想要的吗?”

    楚凌一甩袍袖,那双冷眸,直视李忠,言语间满是寒意。

    “奴婢,奴婢……”

    李忠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上了。

    冷汗在李忠后背生出。

    按着金砖的手,不受控制的轻微颤抖。

    “启禀陛下,依着奴婢的愚见。”

    要讲的话,在心中快速过一遍,李忠咬字清晰的说道,只是这语气间带有颤意,“只奴婢对徐黜的了解,皇后娘娘得到的这份名录,恐不是全部!”

    “徐黜终是太祖朝的老臣,经历过的大风大浪何其多,如果为保全徐氏殊荣,其断不会做此极端之举的。”

    “奴婢……”

    是个聪明人。

    楚凌嘴角微微上扬,打量着胆战心惊的李忠。

    其实徐黜想要什么,到这个时候,楚凌已基本看明白了,所谓的保全,说到底都是为了舍。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曾经,徐黜就犯过这等过错,眼下他拿命来换转机,又怎会再犯错误?!

    真要那样,一切就没有意义了。

    皇后徐云得到的名录,只怕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依着楚凌的判断,恐已到在庆国公府披麻戴孝的徐彬手中。

    徐黜就是要以这等复杂时局下,让楚凌真切看到徐云、徐彬各自的选择,对于正统朝而言,失去强盛母族倚仗的皇后,在面对社稷安危时,会毅然决然选择站在天子这边,这才是大虞的好皇后。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曾经,皇太后徐贞做的事情,哪怕是已经过去了,但也会在很多人心中留下痕迹,特别是在天子这边,这痕迹不是说抹除就能抹除的。

    所以徐云的态度,很重要。

    到这一层面,徐云拿出的名录,上面涉及的门生故吏,下场最轻都是罢黜职官,重的就是株连九族了。

    因为徐黜比谁都清楚人走茶凉,在官场上到底意味着什么,更何况他是死了,那就更为现实了。

    关键这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