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2章 斗争方向的变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62章 斗争方向的变化 (第3/3页)

紧皱的二人,听了这话之后,眉宇逐渐舒展开来,轻轻点头。

    不管什么原因,每多过一天,营地防御圈便会越大,也会越发的扎实。

    己方将士的准备,也会越充分。

    便是兵力,也会越来越多。

    所以,不管背后有什么隐情,形势对他们,都只会越来越有利。

    耿煊本来还想亲自前去侦测一番,可只稍稍犹豫了一下,便打消了此念,将心思全部放在自身修炼之上。

    就这样,时间就在这本应该很紧张,实则却极平静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次日,有确凿的消息传来。

    董观亲率的,规模超过二十万的大军,在东南方向约二百二十里之外停下了脚步,就在苍岚河畔,开始修筑永久工事。

    仿佛母鸡护雏一般,将苍岚山护在身后。

    对于董观的选择,宋明烛等人心中隐隐有了一些猜测。

    但也仅是猜测。

    而“黑风军”营地,又有一波兵马从西面返回营地。

    其中,既有一千随铁狼出去的铁骑,还有五六千其他杂兵。

    这五六千“杂兵”中,投降被俘的沙民兵士,有近两千人。

    前来朝觐“神子”的“苍狼信徒”有三四千之多。

    又次日。

    持续派往难免的哨探,又有新消息传回。

    那些被“黑风军”逐散,本来还在四散逃亡的沙民,正在有序的进入苍岚山区域。

    见鬼的是,董观不仅没有复制以往的恶习,对这些可怜人进行极限的压榨盘剥,居然还拿出了实实在在的钱粮,予以赈济和引导。

    不过很快,宋明烛就没心思去关注董观的动向了。

    只因在铁狼、蒙托等人的“清扫”之下,后方秩序迅速平定。

    至少,那些显在明处的波澜,已经所剩无几。

    那些分散藏匿在荒野各处的沙民,也陆续被召回。

    有的回到各自曾经的部落家园,也有的根据距离远近,就近进入最近的部落安置。

    可这实质上打破了原来的、固有的部落格局,其中潜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太多。

    换个时间,根本不具备任何可行性。

    可现在,所有部落都主动将麾下子民分散藏匿在荒野各处。

    而为了避免拔出萝卜带出泥,尽可能增加各支队伍的生存率,他们对其他队伍的动向了解有限,甚至是一无所知。

    而那些掌握着力量的,有资格说“不”的部落高层,要么早早就被董观一纸命令调走,被安排成为仆从军,现在全落在了耿煊手中。

    要么就在与那些沙民杂兵周旋应对,根本不能第一时间知道此事,也无法有效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等他们知道时,很可能已经木已成舟。

    这也是宋明烛被耿煊授权处置此事后,拿出的第一个看似简单,实则重磅级命令。

    宋明烛的精力,也从营地修筑,调整到了这一领域。

    而很快,他就把主意打到了耿煊头上。

    “借粮?”面对宋明烛提出的请求,耿煊有些意外。

    不过,随着宋明烛的解释,耿煊也逐渐明白过来。

    各部落在将麾下人丁进行分散安置之前,在物资,特别是粮食这一块,自然也都有安排。

    若是深究这些安排,会感受到一种近乎冰冷的理智。

    那些分散藏匿的人丁中,痕迹最明显,最好寻找,也确实是最先被找到的,都是年纪偏大,以及一些“病”、“弱”的群体。

    而那些更年轻的群体,痕迹更少,隐藏得也更深。

    另一方面,前者携带的物资也最少,粮食平均到每个人,更是只能支撑一个月左右。

    而那些躲得更远,隐藏得更深的群体,人均资源,特别是粮食,也是最多。

    特别是那些珍贵的、活着的羊群,全都在这些队伍手中。

    这么安排的用意,从结果去看,一眼明了。

    越是没有价值的群体,越容易被发现。

    在绝对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不露丝毫破绽的情况下,这些群体就是主动露出来的破绽,用来吸引目光,牵扯精力,消耗时间。

    无论是自愿,还是不自愿,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做掩护,让其他更有价值的藏匿群体更加安全。

    在做出这样的安排时,各部落首领之间,并没有彼此商量串通。

    可奇妙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做出了相似的安排。

    现在,“黑风军”拿下了大半个幽州的控制权。

    让他们回归。

    最先回归的,当然是那些距离各部落最近,也是价值最低的“老弱”群体。

    因为其特性,他们回归之时,基本都是两手空空,粮食告罄。

    “黑风军”若是不给一些支援,他们真的会饿死在那里。

    而那些携带着更多物资的队伍,这时候还没有返回。

    摆在宋明烛面前的理由,是这些人为了安全,藏匿的距离太远。

    但一个没有宣之于口,宋明烛心知肚明的原因,则是他们要观望一段时间。

    宋明烛针对这些已回归的部落民的安排,将决定后续队伍回归的积极性。

    毕竟,说得再好听,都不如实实在在做出来的让人信服。

    这压力,就给到了宋明烛身上。

    而他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别让他们饿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