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进则称孤道寡,退则富贵一方(2/3) (第2/3页)
非唐人之敌,可见张氏之雄犹如高、世二祖。”
“使君之所以拒唐,无非巴山蜀道之险。今唐人以汉中为基,南窥我巴蜀。时关头为咽喉要冲,敌军兵马动辄数十万,我军失巴山之险,久持用兵众寡不能敌。故为大计而思,使君不妨开城迎之,尚能得万户公侯之爵。”
见委以重任的许靖都劝自己出降,孙权差点眼前一黑晕过去。
许靖为诸吏之长,连他都支持投降,这让孙权不得不怀疑今下他是否有坚守的必要性。或许及时归降,能得到好的待遇。可是就这样无抵抗归降,让他非常不甘心。
其实许靖的投降之议与历史上张昭所思如出一辙,皆并非真心出卖孙氏,而是从今下来看,张虞威名赫赫,且占据了中国。作为传统士大夫,许靖看不到抵抗取胜的希望,故为了孙氏而考虑,及时归降张虞,得到优渥的封赏,方才对得起孙策的嘱托。
孙权脸色难看,遂拂袖而去。
见孙权离席而去,众州吏起身急呼,却不见孙权回头。而人群中的法正则是受到侍从的相邀,从偏门至后堂,独自面见孙权。
后堂内,孙权神情烦闷,盘腿坐于榻上。
法正趋步拜见,说道:“正拜见使君!”
“坐!”
孙权收敛心神,说道:“今唐人背盟夺城,意图巴蜀,诸吏惶恐欲降。不知卿是何意见?”
法正整理了下思绪,故意说道:“唐帝者,无敌于天下。新并袁术,兵马精锐,而我连丧二君,人心动荡。故乘战胜之威,伐丧乱之国,必能克复巴蜀。故使君宜当先送家眷谒京。不然,则形势危矣!”
见法正同劝自己出降,孙权神情大怒,拍案说道:“我兄临终有言,大事不决问孝直。今孝直竟劝我归降,何不当众言语?”
说着,孙权欲再次拂袖而去。
法正伸手急忙去拉孙权,笑道:“一时戏语,使君何故动怒!”
见法正另有别语,孙权方才平复心情,紧握法正的手,说道:“不知先生有何教我?”
法正与孙权同坐于榻上,问道:“试问使君何故不降?”
孙权沉吟少许,说道:“察众人之议,不足与之图大事。众人开门迎唐,不失富贵。乘犊车,仕中原,累官能知州郡,或能进仕长安。为孙氏效力,与为张氏效力有何异同?”
“然我若迎唐,所得无非数千或万户之侯,虽能留封于子嗣,但生死却操之于唐人。所乘车马不及今时,旧吏见我称以同事。若留居巴蜀,虽不敢想进位帝王,但却能号令巴蜀。二者相比,盖有天壤之别。”
“善!”
法正欣慰说道:“使君心怀大略,早定大计,何须用众人之议!”
孙权迟疑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