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出阴平,再惊蜀 (第1/3页)
阴平小道,雨水朦朦。
山高谷深间,风劲呼啸,漫山遍野的树木哗哗作响。天空浓云低垂,阴沉黯淡,雨水洒洒飘落。
一支衣衫褴褛的唐军在崎岖的山道中蹒跚缓行,陡然弯折的山岭将长长的队伍切割成数段,雨水湿透衣裳,兵卒灰头土脸,人马无不疲惫。
“当心啊!”
忽然间,听见有人急声呼喊,继而驮运物资的马匹失蹄,连人带马沿着斜坡翻滚下滑,一直落到侧面的深深的谷地中。尖叫声、马鸣声在山谷中阵阵回荡,听得众人不由胆震心惊。
“将军!”
张丰扶着湿漉漉的树干,向高顺招呼道。
高顺拄着木杖,扶了张丰一把,问道:“怎么样?”
“毗邻深涧,道路崎岖,人马疲惫,不乏有失足坠谷者!”
张丰望着前方蜿蜒的长队,担忧说道:“出征时,六百里路,舍辎重兼行,以为十三日能至。今行军十八日却未能至江油,口粮渐渐匮乏,军中兵卒士气愈发低迷,或有思退者。”
高顺用木杖前指,说道:“据斥候言,翻过山岭,前方三十里能望江油城。若进展顺利,今夜或能至江油歇脚。如能至江油,后日便能抵达德阳亭,沿途皆有人烟,彼时就食乡野,将不为军辎所困!”
虽有羌人在前方带路,但阴平道的险峻超乎高顺的想象。在预期规划中,在仅携带口粮的情况下,每日至少能行军六、七十里。然实际翻山越岭时,最困难时需修筑栈道,两日仅能行军四十里路。
今才出发十余天的时间,因赶路之艰难,又操心于部下,心神劳累之下,相貌魁壮的高顺已经瘦了一圈,颧骨明显地高突出来。
至于随军口粮,出发前携带三十日,而今计算消耗与折损,所剩仅够回程消耗。故在前途不知的情况,兵将自然心生退意。
“今日能至江油便好!”
张丰疲惫的脸上精神了不少,问道:“但不知江油城中兵马多少,若有数千壮卒固守,我军必然恐难通行。”
“破城之事,我已交于郭淮!”
高顺说道:“郭淮志在建功,出征以来,勇为先锋,凿山通道,造作桥阁,乃有大功。今奇兵出江油,郭淮自会奋勇争先,为大军袭破城隘。”
张丰精神振奋,说道:“我将消息告于兵将,以壮众人士气。”
“善!”
张丰匆匆后奔,将即将抵达江油城的消息告诉于众人。
随着消息的传播,不用将校督促,兵卒们士气大涨,加快脚步,不愿在险峻的山道中过多停留。
行军至下午,作为先锋的郭淮所部费尽千辛万苦,率部攀至山上,居高临下眺望江油城。
江油其实谈不上为城,仅是为防御羌、氐人袭扰设立的营垒,其建于涪水畔。
孙策北伐汉中时,为防备唐军后续从武都进犯,特意加固江油城,在原江油垒的对岸再筑一垒,号为南北垒,夹江而立。二垒中间以明月渡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