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四章兴国水利法(3/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四章兴国水利法(3/3) (第1/3页)

    六月河北干旱无雨,前后五十天无雨,直七月下旬方才下雨。而后到的雨水难改大局,除水利条件优渥的田亩外,余者田亩歉收近半。

    粮价的歉收,导致河北粮价暴涨,从一石三十余钱,暴涨至百文钱。诸葛亮作为河北漕运使,欲调并州粮草以平河北粮价。

    而并州虽受干旱影响小,粮草并未减产多少,但众人知官府购粮以济河北,百姓争相买粮,生怕后续无粮,并州粮价随之上涨。

    见状,诸葛亮只得上疏至长安,求朝廷拨粮至河北,既平稳粮价,又能赚取其中差价。

    钟繇紧急抽调储存在洛阳的一百万石军粮,顺运河供给至河北。诸葛亮将上百万石军粮投入到河北市场中,遂令河北粮价猛降,为朝廷赚取四千万钱。

    诸葛亮将四千万钱上交至朝廷手上,钟繇以舟舸运载入关中,欲将四千万钱洒向巴蜀,向巴蜀购买军粮,以作为大军军粮。

    钟繇调发四百辆牛车,将四千万钱从多道运入闭塞的巴蜀诸郡,如向上庸拨款购粮的钱从库谷道入郡,调向汉中、巴蜀的钱则从褒斜道并进。

    库谷道为王凌在上庸郡时主持修建,因兵事之故发烧时休时停,前后历经三年多,终在去年修通。

    钟繇打算从汉中、上庸二郡购买的粮草从汉水运至荆州,以供给张辽大军。运入巴蜀的钱购买蜀中粮草,以便执行先前的方案,尽力从益州供粮于南征诸部。

    至于南征诸军无法饮马长江,其粮只能囤积于益州,以便下次南征东南再使用。

    “四千万钱今已从长安出发,从库谷、褒斜二道运至巴蜀、汉江诸郡。”钟繇说道:“如钱能至益州,则所缺百万石军粮便能补上。”

    张虞扫视几眼奏文内容,说道:“河北歉收,令粮价暴涨,有劳丞相拆借了!”

    顿了顿,张虞感叹道:“幸在前年设平准仓,行均输法。今岁若无均输法,河北粮价难以骤降。更莫说从中得利,转手从蜀中购粮,以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