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多米诺骨牌 (第1/3页)
晨阳东升,江上薄雾弥漫。
江渚上,唐军依水设寨,步卒登高瞭望,水卒泛舟巡视,水陆之寨层层布防,其守备之森严,可知文聘用兵之能。
炊烟袅袅升起时,忽见一卒撑杆乘筏穿过薄雾,经多层兵卒盘问,疾步登岸进寨。
“报!”
大帐内,文聘晨起用膳,吃着热呼米饼,案上放着一碗咸肉米粥,及一幅铺开的长江舆图。
“曹仁屯于公安,今见夷道危机,必会出兵伐我,而我应当如何破敌呢?”文聘暗忖道。
“都督,江北斥候来报,言有紧急兵事。”侍从急步入帐,说道。
“速招!”
少许,便见候卒快步而来,急声道:“禀都督,有大股曹军登岸,急向江陵城杀去。”
“可知人数?”
候卒说道:“天色朦胧,雾气弥漫,仆数不清旌旗数目,但前后延绵数里,兵马众多,其人数已是不少。”
侍从担忧道:“江陵兵马仅数千老弱,曹仁见城池兵少,必遣精兵袭江陵。而江陵若破,我军危矣!”
文聘神情收敛,说道:“招黄忠、高翔二将入帐议事!”
“诺!”
说着,文聘见候卒瞟着案上的肉粥,说道:“奔波来报多是疲惫,肉糜尚未食过,今端下先用。军情如实,稍后另有封赏!”
“谢都督!”
候卒肚子饥饿难耐,见文聘赐肉糜于他,告谢一番,端着肉糜欢快退下。
见状,文休说道:“可要让伙夫再煮份肉糜?”
文休乃文聘早年所收义子,因有勇力,通兵事,遂被文聘留在军中,以便助他调度兵马。
而文聘的治军虽严,但却与徐晃不同。严格治军之余,因帐下兵将多乡人,文聘对待属下上会多了些关怀。
“不必了,有米饼便可!”
文聘神情微严,说道:“曹仁忽向江陵用兵,我军必遣兵马回援。今大战将起,用膳之事再说!”
没过多久,黄忠、高翔二将趋步入帐。
“都督!”
文聘来不及寒暄,问道:“刚刚军情来报,曹仁忽向江陵用兵,兵马绵延数里,观其兵马不少。我忧江陵多老弱,眼下需遣兵马回援,我欲统兵前往,何如?”
“不妥!”
黄忠否决道:“都督受托大任,统领江渚、江北兵马,不宜亲执枹鼓,亲援江陵。忠愿率兵回援,而由都督坐镇江渚大营。如有机变,便于都督调度。”
“好!”
见黄忠求兵回援,文聘不假思索,说道:“将军领四千兵马回援江陵,先不与曹仁交战,先观其变化。敌众则守,敌寡则击,另有兵事,我遣候告之。”
“遵命!”
黄忠拱手告退,点齐兵马乘舟至江北回援。
而及黄忠离寨渡江不久,便有曹军斥候探明,暗暗回报于下游的曹仁。
约至中午时辰,料黄忠差不多走远,今时难以速回,曹仁遂率兵马乘舟舸,逆上直取江渚、江北两营唐。
凌操、李严各率五千精兵为前驱,曹仁率万人为预备。而随着曹军舟舸逼近江渚大营,寨中外围巡卒急忙回报。
“急报!”
巡卒一路慌慌张张,撞入大帐中,见到安坐马扎上的文聘,着急道。
“都督,大事不好了!”
“何事如此慌张?”
巡卒说道:“曹军舟舸浮于江上,欲直击我军大营。”
“曹军不是袭击江陵城了吗?”文休震惊道。
笔吏得知曹军大部来袭,而今营中兵马半空,惊惧之下竟失手将准备交于文聘的公文掉在地上。
见此一幕,文聘神情恢复如常,说道:“将公文呈上!”
“诺!”
笔吏自知失态,拾起公文递交至案几上。
文聘微思半响,脸色严肃,说道:“此乃声东击西之策,曹仁知我兵马分布,特遣兵击江陵,以逼我抽兵回援江陵,趁大营空虚之际,实率精锐击江渚、江北二营。舟舸多在二营中,若二营失守,水师付之一炬,曹仁便能西解夷道之围。”
文聘按剑踱步,思考今下合适的方案。
文休说道:“黄将军率四千兵马离营,我军营中兵马仅有六千,若曹仁大军来袭,不知能否取胜?不如急诏黄将军回援,而我军先固守营垒。”
高翔不知何时入帐,得知曹仁大军来袭,紧张问道:“敌军大部压来,意在图谋二营,不知都督有何方略?”
文聘止下脚步,沉声说道:“曹仁既欲伐我,那便与之决分胜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