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二章忽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五十二章忽悠 (第2/3页)

便传至金陵城。

    彼时,两万老弱刚被集结,曹昂正准备次日出兵,忽得闻文稷兵败投敌,内心大为慌乱。

    “令君,文稷兵败投降,丹徒险要失守,今当如何是好?”曹昂问道。

    荀彧眉头紧皱,说道:“丹徒失守,眼下少将军唯有先据江乘,江乘(今南京栖霞区)有摄山之险,凭此可暂阻敌寇。待上游之兵陆续回援,或能挽救今下危难之势!”

    “善!”

    曹昂看向大帐诸将,沉声问道:“不知哪位将军愿领兵马出征?”

    “末将愿往!”

    却见将校中,李术应声出列,请求出兵作战。

    李术为汝南人,曹操南下淮南时,李术在庐江一带为寇,被曹操击破后归降。因曹操瞧不上李术,李术无门第背景,故李术在南汉小朝廷几乎沦为透明。

    危难之际,勇猛将校多在边境,李术算是京畿少有的可用将校。

    “李将军勇气可嘉!”

    曹昂尽力学做一位合格的领导者,倒了一盏酒于李术,感慨说道:“国难思良将,今危机之时,有赖将军为前驱,先占江乘摄山(栖霞山)之险。昂稍后领大军赶至,与将军共御唐寇。”

    李术一口饮下酒水,拍胸脯保证道:“少将军放心,术深受朝廷与丞相之恩,今岂会效文稷叛国投敌。末将在,摄山便在。”

    “彩!”

    曹昂大壮李术气魄,说道:“将军豪气,将军本部两千人,我今再调三千精壮于将军,共五千步骑。唐寇虽说剽悍,但有五千步骑,足可御敌于摄山!”

    “必不负少将军之望!”

    领了军令,李术虎步按剑而出,神情上尽是慷慨之色。

    望着李术身影,曹昂感慨说道:“国难思良将,幸李术不畏危难。”

    江乘摄山非位于丹徒、金陵的中间,而是更靠近金陵,离金陵约有五十里,距丹徒则是有六、七十里。

    两军深知摄山为必争之地,皆昼夜兼程赶赴。然李术借有距离优势,比孟宁之、文稷更先抵达摄山。

    天空晴朗,李术屯兵于险要,文稷有意劝降立功,遂单骑拜谒曹营军门。

    不待文稷出走几步,便忽见曹营中数骑奔驰而来,手里握持白幡。

    “罪将李术请降,望请天将收拢。”

    见状,文稷满脸错愕,心中暗骂李术。之前看到气势汹汹抢占摄山,他以为李术无心归降,而今再观李术主动请降,分明就是想用更多资本换取更好的待遇。

    失策啊!

    文稷顿生懊悔之情,早知道今日,自己当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