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水军启程 (第2/3页)
躲不过去的。
曹植缓缓说道:“此番到了海西之后,再沿海岸一路南下,五、六日即可到达海陵,海陵到广陵也只有不到一日的舟程。”
“海陵港口现已无碍了。”陆逊点头:“枢密院给了分派,称海陵处的码头已经由胡将军修好。陛下给我们的期限是二十日到达。”
“用不到二十日,最多一月十七日就该到了。”曹植语气笃定:“我此前率船队督运物资沿海南下,走过一次海陵。”
“不过,陆将军,到了海陵之处又该如何作战?”曹植看向陆逊,试探性的问道:“枢密院给了五种方案供你挑选,且陛下也准了你临机决断之权,该当如何?”
扬州是陆逊的老家,对于彼处水道形势,陆逊已经烂熟于心了,几乎没用多想,就开口说道:
“吴国水军是何等情况我素来知晓。此前与大魏多年征战获胜,所凭借的并非什么神机妙算,就是两点,船大、士卒水性更好。陆雅、顾堂二人此前来投之后,也从二人的口中得知,近些年来吴国的船只未有任何变化,甚至因为船只足够,新造的船也少。”
“吴船之大是与大魏此前的油船相比。”陆逊笑道:“不过枢密院改良了楼船、艨艟、斗舰,从形制上来说,大魏的新船做工更加精良,船只也更大更稳,且型号也多,又加了拍杆、撞角、床弩……单从船只和器具上来说,吴船面临大魏船队并无胜算,而且大魏五万水军,船只更多,把吴地卖了都供不起五万水军来。”
曹植也随之笑了起来。
“唯一可能存在变数的一点,就是大魏水军并无多少实战。”陆逊又道:“不过,这也不用过分担忧,水战其实是船战,终究还是要靠船来为的。”
曹植笑道:“昔日大魏感叹吴国船坚且大,今日到了孙权感慨我们了。”
“不错。”陆逊点头:“自海陵西上,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控制广陵、丹徒二地。且不知领军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