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轻取城池 (第2/3页)
千石。若顽固不悟,那大魏王师就只能与足下讲一讲刀兵的道理了。”
军队是自上而下的一个整体,每个等级都有各自的想法。与寻常士卒而言,在他们眼中柴桑安稳了几十年,今日突被魏军所围,遮掩是遮掩不住的,带来的只有恐慌,这些吴国士卒们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骑兵。与戏诚和他的佐吏而言,魏军自下游而来本就是一件极为恐怖的事情,加上武昌处的太子和右将军并没有半点分派,下游也无人阻拦,在戏诚看来宛如天崩。
司蕃转头朝后方看去,而桓范似乎也领会到自家参军的意思,当即命麾下士卒鼓噪出声,步骑万人齐声高呼,响彻原野江边,城内之人尽皆胆寒。
“司马,魏军势大,莫不开城降了?”中年佐吏小声问道。
一旁的两名百人将也在看着自家司马的脸色。对于他们这些基层军官来说,遭遇此状近乎被弃,谈气节忠孝未免有些过于苛求,城外魏军何等规模自不必说,柴桑城又多年没有整修过,守是定然守不住的。
戏诚脸色发白,与中年佐吏和两个百人将逐一对视了片刻,戏诚从他们的眼中看到的只有畏惧和惊恐,这是已经被夺气了的表现。就算此刻戏诚令他们强守,但兵非强兵,城非坚城,胆气已夺,敌又不知从何而来,这个城又该如何守,谁愿去守?
终于,戏诚长叹一声,眼里流出泪来:“我在军中已有二十年,四旬之年做到了千石司马。我本是从湖口一渔夫之家从军,大吴对我恩重,本当以死报效,可若强令你们坚守又害了全城之军,又奈如何?”
身边之人喏喏不言,戏诚倒也没有再向魏国使者发问,而是坐下靠在城头,拔出腰间环首刀,毅然决然的自刎在此,身边中年佐吏也怯懦到不敢有半点阻拦。
而后的事情就仿佛顺水推舟一般了。
城头上的吴军就势撤下,中年佐吏带头打了城池,城内的百人将们带头在城门处跪迎,还十分自觉的下令士卒将手中兵器统一放置了起来。
经过魏军骑兵入城排查之后,镇北将军桓范这才率本部入了城池,闻得中年佐吏通报,又带着随行将官走到城头去看戏诚的尸首,听中年佐吏复述了一番戏诚自刎之前的言语。
“他是这般说的?”桓范轻叹一声,而后蹲了下来,为戏诚的尸首合上尚未完全紧闭的双眼,“此人虽不识天下大势,不知归顺大魏乃是顺应天意天理之举。但多少还有几分愚忠,且顾及城内守军死活,是个忠厚到迂腐的人。”
“将此人葬了吧,与他家属百金以作慰藉。”
“是,将军。”司蕃一旁应下:“此人唤作戏诚,昨日攻湖口之时,他的家眷就在城中被获,容易寻得。”
“嗯。”桓范点头。
“将军,那小人能为大魏做些什么事情?”一旁的中年佐吏讪笑着问道。
桓范拍了拍此人的肩膀,从容说道:“既然柴桑原本的司马戏诚已死,你就是统领城中这一千人的新任司马了!明日本将留人镇守柴桑之后,全军向南攻伐历陵之时,由你部来为本将先锋!”
“将军……将军还要向南打?”中年佐吏的声音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