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两路夜袭 (第3/3页)
情。吴军士卒虽然勇猛,但也不能在瞬间得到自家将军的命令。
孙韶见喊杀声起,知道魏军有备,而后一时大急,躲开了箭矢之后,便令身旁亲卫敲响金鼓下令后退。
而后退的命令一出,上至各个司马、下至吴军普通士卒,都知道了这场夜袭将要泡汤,故而争先恐后的将后背留给魏军,朝着城内、也就是惟一生路的方向退去。
对于骁卫将军王凌来说,这种程度的胜利不痛不痒,夜袭有备,也未能达成任何战果。但对于振威将军胡质来说,就完全不同了。
胡质率领的是扬州几乎最弱的五千州郡兵。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扬州、青徐左近素质好一些的军队,都在太和六年以来陆续转成水军了,他所部的士卒与骁卫根本无法比较。
加之白日乘船渡江、围城、筑营又疲惫至极,故而面对高寿部袭来之时,胡质所部几乎没有多少防备。
与孙韶不同的是,高寿先是令各一百士卒前至营前,在胡质营寨的西、东两侧作势佯攻。等待寨中魏军惊醒,按照夜袭预案向两处被攻之处增兵时,高寿率百名最为精锐的甲士作为锋刃,从中间破营,而后直接朝着最中央的中军大帐突袭而去!
营中火炬、高寿部士卒手中火把、营中引燃之处的火光交织在一起,显得气氛愈加肃杀。
十年前,高寿以一介曲长之身,领五百士卒埋伏于路,就敢突袭曹丕车驾,获其副车而还。今日对面是面对夜袭已经失措了的胡质部,又如何能挡得住高寿率精锐乘着夜色和乱象突击?
“贼朝中军而至,速速结阵,随本将迎敌!”胡质从梦中醒来没有多久,刚指挥了士卒迎敌,又在亲卫的帮助下束好甲胄。胡质倒也不失胆色,立即欲要整军迎上。
但还是太仓促了些。
仓促结好的阵势,被高寿这么一冲,就如同一块巨石砸入水中,瞬时便迎接不住。乱军之中,振威将军胡质本人也死于一个不知名吴卒的刀下,如同今夜一同死去的其他士卒一般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