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扬州同乡 (第3/3页)
相似、半是不同的模糊感,就足以让人沉浸其中了。更别说相比于大虎的温柔与热烈,小虎或许是由于自身经历的缘故,初侍君王,更有几分决绝和激烈之感,别有一番风韵。
曹睿安步当车,在虎卫的护卫下缓步回宫,将州府留给了阁臣和尚书、枢密们作为主场。
州府,理所应当是扬州刺史蒋济的治所。
主人蒋济此时却不在州府内,而是跑到了吴国旧时的尚书台去。由于大魏对吴官基本的怀柔政策,除了顾雍等领袖之人必须在此时定下官职,其余之人全都罢了吴国职衔,但也没被遣送回家,而是继续在原有的官署做着原有的事情,等待战后了结之后再行论官,黄权此前承诺连俸禄都暂时按照吴国时期众人的标准来发。
一方面是以观后效,另一方面是暂时用一用旧人,可以保持吴地的正常运转,征粮、调运物资等事都可以正常进行,不用再经历一次军管和重新选拔官员的冗长流程了。
顾雍是扬州人,蒋济也是扬州人,二人从内里就有同州之谊,从感情上自然亲近。而且顾雍的家族还在吴郡,日后还要在这位蒋刺史的治下。
在尚且看不清朝局的情况下,顾雍身为尚书仆射,若是主动与阁臣们去结交,那是会显得过于攀附了。而顾雍也看不上黄权,自己好歹还有一整个吴地的士人可为依托,黄权一介魏国孤臣、又是蜀国降臣,自己这个吴国降臣还是与黄权保持些距离为好。
算来算去,倒是只有蒋济显得最为合适了。颇受皇帝信重,尚书仆射与刺史结交也不算攀附,还能落得好名声。
尤其是今早顾雍与蒋济一同汇报政务,还获得了皇帝的当面赞扬,更是让顾雍悬着的心落下了些许。
“顾公。”蒋济与皇帝用了一样的称呼:“我为刺史,治理州郡也少不了征调本地贤能之人帮忙。”
“还请顾公列个名单给我,我要在建业征辟十名从事。”
顾雍拱手应道:“好说,请蒋使君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