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1章 文化入侵辩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41章 文化入侵辩论 (第2/3页)



    他的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手提箱,步伐平稳地走向嘉宾席,路过杰克身边时,还微微点头致意,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没有丝毫紧张。

    杰克看着他坐下,心里的紧绷感又多了几分。

    他注意到张辰放下手提箱后,从里面拿出了两个东西:

    一个是巴掌大的机甲零件模型,灰色的塑料外壳上印着“加州制造”的字样,另一个则是一个更大的链锯模型,金属材质,看起来分量不轻。

    张辰把这两个东西轻轻放在桌上,然后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动作从容不迫,仿佛不是来参加一场激烈的辩论,而是来赴一场普通的下午茶。

    下午 6点整,直播正式开始。

    “欢迎各位观众,我是杰克汤普森。”

    杰克的声音通过卫星信号传遍全球,他的表情瞬间切换成专业的模样,眼神锐利地扫过镜头。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中国机甲是否构成了文化入侵?”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崛起,《环太平洋 2》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不仅融入了大量中国元素,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讨论。

    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文化通过电影进行‘入侵’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只是正常的文化交流。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环太平洋 2》的导演,张辰先生,让我们掌声欢迎他。”

    掌声响起,张辰站起,微微欠身,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观众,很高兴能来到 Fox News,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他的英语带着轻微的口音,但吐字清晰,语气平和,与杰克的锐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杰克没有浪费时间,直接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张导,首先我想问问你,《环太平洋 2》,有不少西方观众和媒体认为,这部电影里的中国元素过于突出,甚至有人将其称为‘文化入侵’,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张辰闻言,脸上的笑容没有消失,他微微前倾身体,目光诚恳地看着杰克:“杰克,我首先想纠正一个误解——‘文化入侵’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对抗性的意味,但电影不是战争,它应该是一座桥梁。”

    “《环太平洋 2》的核心故事,是全球各个国家的机甲驾驶员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来自深海的怪兽‘开菊兽’。

    在这个故事里,中国机甲‘暴风赤红’只是其中的一员,它和美国的‘危险流浪者’、俄罗斯的‘切尔诺阿尔法’一样,都是人类对抗危机的武器,都是全球合作的象征。”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机甲零件模型,举到镜头前:“就像这个零件,它是《环太平洋 2》机甲模型的一个组件,上面印着‘加州制造’的字样。

    如果有人说,这个加州制造的零件出现在电影里,是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工业入侵’,你觉得合理吗?

    显然不合理。

    电影里的中国元素也是一样,它不是为了‘入侵’任何文化,而是为了让故事更丰富、更真实。

    毕竟,在全球危机面前,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力量,都应该是故事的一部分,而不是被排斥的对象。”

    杰克皱了皱眉,他没想到张辰会用“零件”来类比,这个比喻既简单又有力,让他准备好的反驳瞬间失去了力度。

    但他很快调整了思路,继续追问:“可是张,你不能否认,《环太平洋 2》里的中国元素确实非常密集——‘洪荒’的原型是中国的大熊猫,主角‘暴风赤红’是中国的机甲,背景是中国的山水,这些元素对于西方观众来说是陌生的,会不会让他们感到不适?

    甚至,会不会让他们觉得,中国文化在通过电影强行输出?”

    “杰克,你应该看过《哈利波特》吧?”张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杰克点点头。

    “《哈利波特》里面的魔法世界、霍格沃茨的校规、英式的城堡和服装,对于非西方观众来说,也是陌生的,但这并不影响全球观众喜欢它。

    为什么?”

    因为好的故事,总能跨越文化的差异。”

    “《环太平洋 2》里有熊猫,你们觉得是在‘展示中国文化’,但怎么不想想,还有金刚。

    金刚代表的是什么?

    美国文化吗?

    拜托,不管是怪兽还是机甲,他们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故事逻辑的需要。”

    他放下零件模型,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

    “我曾经在采访中说过,电影里的文化元素,应该像盐一样——适量的盐能让菜更美味,但如果为了加盐而加盐,菜就会变得难以下咽。

    《环太平洋 2》里的中国元素,都是为故事服务的,我们没有刻意堆砌,更没有‘强行输出’。

    相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元素,让全球观众看到,中国文化里也有关于‘守护’‘合作’‘勇气’的表达,而这些情感,是全人类共通的。”

    杰克的表情有些僵硬,他头一次觉得嘉宾如此难搞。

    张辰的回答既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被他带入“对抗”的框架,反而一直在强调“共通性”,这让他原本准备好的“质疑”显得有些尖锐。

    就在这时,耳麦里突然传来导播急促的声音:“杰克,注意的直播间,弹幕炸了!”

    杰克心里一惊,他下意识地看向演播室角落的监控屏幕——那里显示着直播间的实时画面,原本稀疏的弹幕,此刻已经密集得像暴雨一样,几乎覆盖了整个屏幕。

    他眯起眼睛,勉强看清了一些弹幕内容:“中国网友:张导说得太对了!文化不是武器,是桥梁!”

    “同帧对比《环 1》和《环2》,中国机甲明明是合理升级,哪里入侵了?”

    “Fox这主持人怎么老往‘入侵’上引?是不是怕中国电影起来了?”

    “张导的链锯徽章好酷!求同款!”

    “弹幕大军报道!支持张导,支持文化交流!”

    这些弹幕大多来自中国网友,还有不少是海外华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