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0章 入围奥斯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50章 入围奥斯卡 (第1/3页)

    二十世纪福克斯,总部会议室。

    真皮座椅散发着冷硬的光泽,空气中漂浮着昂贵雪茄燃烧后的余味,却丝毫无法驱散弥漫在空间里的焦灼。

    福克斯影业总裁艾伦莱默尔面色阴沉,那份不加掩饰的恼火犹如实质的热浪,几乎要将对面环球高管递来的票房报表烤焦。

    “3.5亿,”他突然提高音量,指节重重叩击在“《阿凡达》制片成本”那一行数字上,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怒火,“詹姆斯卡梅隆 3.5亿美金拍出来的东西,票房居然和一部 1.5亿成本的《环 2》打了个平手?这就是你们的发行能力?”

    今天是《阿凡达》的内部沟通会,福克斯是《阿凡达》的制片方,对环球这个发行方颇多不满。

    会议桌两端的高管们纷纷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投影仪在墙面投下刺眼的白光,将两组票房数据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如同两份无声的判决书。

    《阿凡达》首周末 7700万美元的开局曾让所有人振奋不已,第二周 7500万的跌幅控制更是创造了大片续航的奇迹,当时不少媒体已经开始预测其北美票房将轻松突破 5亿大关。

    第三周 6830万、第四周 4850万的成绩,放在任何一部普通商业片身上都足以让人欢呼雀跃,上映四周,累计 4.3亿的票房更是妥妥的年度爆款水准。

    可当这份数据与《环 2》并列时,所有的光彩都瞬间黯淡了。

    艾伦的手指划过报表上《环 2》的数字,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首周比我们少了500万,然后呢?”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第二周 6900万,第三周 6700万,第四周 4900万!除了首周,哪一周不是和《阿凡达》咬得死死的?现在累计 4.5亿,居然还反超了 2000万!”

    环球影业的发行总监马克詹金斯清了清嗓子,试图缓解这紧张到凝固的气氛:“艾伦,客观来说,4.3亿的成绩已经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期。”

    要知道,科幻片在北美市场的天花板一直相对较低,《阿凡达》能达到这个高度,已经证明了卡梅隆的号召力。”

    “但《环 2》是怎么回事?”

    艾伦毫不留情地打断他,语气里的不满几乎要溢出来,“一部成本连《阿凡达》一半都不到的片子,凭什么和我们平起平坐?难道我们花的钱都是假的?”

    他站起身,目光如鹰隼一般看着会议室里的众人,里面满是不甘与愤怒。

    阳光透过玻璃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丝毫温暖不了他冰冷的情绪。

    马克沉默片刻,从公文包里拿出另一迭资料推到桌中央:“我们分析过原因,《阿凡达》的优缺点太鲜明了,就像硬币的两面。

    优点无需多言,卡梅隆在全球影坛的影响力无人能及,他搞出的 3D技术革新,几乎重新定义了电影的视觉呈现方式,全球范围内的影院都为了这部片子紧急升级设备,这是前所未有的盛况。”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也凝重了几分:“但缺点同样致命。

    核心剧情太套路化了,‘外来者融入原生部落并带领他们反抗同类’的叙事模式,几十年前就被用滥了。

    更关键的是冲突设定,人类方全员贪婪残暴,纳美人方全是自然与正义的化身,这种二元对立太生硬了。

    角色也都是符号化的,主角就是标准的英雄模板,反派除了坏没有任何层次,整部电影说教意味太重,观众对这种早就有审美疲劳了。”

    艾伦转过身,脸上的怒容不减:“你说的没错,但所有的好莱坞大片不都是这种样子的吗?大片,难道你还指望它有深刻的内涵或者发人深省的意义?”

    他承认马克说得有道理,《阿凡达》上映后,影评界的批评声确实集中在剧情和角色上。

    但大片就是这样,你要在画面与艺术上有所突破,那么在剧情和人物设置上必然要有所削弱,没有电影能够做到面面俱到。

    “这些我都知道。”马克哑口无言。

    “我认为《环 2》能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在于那个叫张辰的华人导演……”

    提到“张辰”这个名字,会议室里的气氛再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环球的制片副总裁萨拉科恩立刻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嫉妒:“艾伦,您说到点子上了。

    这个张辰,绝对是个营销天才。

    《环 2》上映前,他利用评级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勾起了人们对《环2》的好奇心。

    同时推特上的那场论战,相当于强行将《环2》和《阿凡达》做了绑定,院线甚至因为这个做了联映票。

    后来他又利用中东王子观影的事情作为噱头大肆宣传,甚至还拉着王子帮他宣传电影,把话题度直接拉满了。

    这个张辰可以为了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