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章:卢氏不倒,怎么入尚书为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章:卢氏不倒,怎么入尚书为相? (第1/3页)

    李世民下诏,册赠李靖为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

    朝中也议定对李靖的谥号‘景武’,为李靖的一生盖棺定论。

    可以说,对李靖真是极尽生荣死哀。

    这让朝中不少老臣大为欣慰与安心。

    连李靖都如此,他们这些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还做下玄武门之变这等大事的功臣,想来也不会差的。

    李靖的病逝,对大唐来说是极大的损失,无数人感到悲伤。

    但朝中的运转却没有停下,该是如何还是如何。

    长安报纸在对李靖病逝多次报道后,就不再重点报道。

    对范阳卢氏的报道文章,也悄然而至。

    报道内容肯定不是好的,而是在逐渐纰漏范阳卢氏犯下的一些罪行。

    这是崔敦礼他们这些人开始动手了。

    对范阳卢氏,他们了解的不要太清楚。

    卢承庆不为李靖病逝感到难过,他为自家感到悲哀。

    就在李靖下葬后没几天,崔敦礼与杨师道就找到了,还在被关在御史台的卢承庆。

    说出了让他魂不附体,难以置信的要求来。

    “大家不想闹的太大,影响过于恶劣了。”

    杨师道说道:“那样对你,对我们,对朝廷都不好看。”

    “毕竟你也是朝廷的从三品大员。”

    “也该有个体面。”

    卢承庆与崔敦礼一样,当年在太子许诺下,自请外放,就任上州刺史,官秩就连跨两品,成为从三品大员。

    只是,后来翰林院进修,崔敦礼升了,他还是在原地踏步。

    但不管怎么说,卢承庆是范阳卢氏之人,更是朝廷重臣高官。

    贬了他,大家都睡不安稳,就怕哪天还能东山再起,卷土重来。

    杀了他,就未免做的太绝,大家也觉得过分了,留一条命,也算是为自己留条活路。

    所以,他们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让卢承庆带病请辞,远离权力中心。

    这事是经过李承乾点头的。

    长孙无忌亲自到东宫说明情况。

    李承乾也自无不可,他的目标是范阳卢氏,只要范阳卢氏倒台,那他就达成了。

    他们能答应倒范阳卢氏,可以说是极限了。

    再把卢承庆给逼死,就有点本末倒置,只怕会让他们生出兔死狐悲的感觉来。

    政治斗争是残酷。

    但政治也讲情面,更讲退路。

    “卢兄。”

    崔敦礼道:“事已至此,没有挽救的余地。”

    “你认也好,不认也好,都是无法改变的。”

    “若是你还执迷不悟,非要闹的大家脸上不好看,那最后的体面,也没有了。”

    没有体面。

    只能是死。

    他们给卢承庆体面,是不想赶尽杀绝,但要不识趣,也没办法了。

    “呵!”

    卢承庆自嘲一笑,道:“你们要对我卢氏动手,我还要感谢你们吗?”

    “崔仁师呢?”

    “当初举报党仁弘,他也有份。”

    “难道你们崔氏就以为,自己能逃得过陛下的清算?”

    齐州一案,就是党仁弘案的后遗症,是两宫的事后清算。

    一个党仁弘死了,就要一个名望大族来陪葬,还要一大堆官员下马,才能让两宫熄了怒火。

    崔敦礼沉默无言。

    杨师道只好说道:“崔仁师也一样。”

    “子余,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