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六章:神伤的李世民:叫丽妃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六章:神伤的李世民:叫丽妃来! (第1/3页)

    天下一盘棋。

    西南一地。

    在整个大唐的发展格局与规划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首先是剑南,就在长安的眼皮子底下。

    本来就富有天府之国的美名。

    形势险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等天然条件。

    历代都将此地视为粮仓。

    当年秦灭巴蜀后,才有东出函谷的资本,然后再统一天下。

    后来刘邦建立汉朝,也是从汉王始的。

    此等要地险地重地,对大唐来说,也是不言而喻。

    长安牢牢把控住剑南,就能满足基本所需,也是俯视天下各地。

    其次。

    长安-吐蕃-天竺一线如今已成。

    那么就要考虑长安-西南-天竺与长安-西南-东南。

    这两条线,在当前的大唐发展与未来发展,都是极为核心的。

    以长安为中心,东、北格局已成,西、南两个方向,还在待计划中。

    最后。

    大唐要在南方印度洋海岸设置港口,为大唐东边沿海的船只,提供落脚补给的口岸。

    南方口岸,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支点。

    有了这个支点,天竺的资源,可以走海路,运抵南方口岸,再走陆路,经过剑南送到长安。

    这样,相比于沿着海岸线走马六甲,再到东边沿海,大大省去消耗成本,时间成本。

    如此一来。

    大唐就有四条外部路线,源源不断为长安输血。

    长安-吐蕃-天竺。

    长安-西南-天竺。

    长安-南方-天竺。

    长安-东边-天竺。

    不仅如此,南方印度洋口岸,还能支撑大航海探索,不管是继续往西,还是继续往南。

    都能起到关键节点的作用。

    所以,不管如何,经略西南,如今是要提升大唐的日程了。

    这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大计。

    只不过,当下受制约的因素很大。

    西南,南方等地,未开化的野人可以说遍布,深山老林中,不知道藏着多少茹毛饮血的野人蛮夷。

    想要经略,路线开辟还好说,但首要的便是如何解决,这些不稳定的因素。

    ……

    朝中暂时还没有定论,如何对西南动手。

    目前大家还是一门心思的,先把今年大朝议搞好,所以把六诏的事情,先放到一边。

    让剑南官府与军队,随时处于武备状态,防范六诏部落以及野人的侵扰。

    “臣参见太子殿下,恭问太子殿下安康。”

    金光门。

    李承乾亲自来迎接李恪的归朝。

    李恪快步下车,疾步上前参拜。

    “三郎!”

    李承乾笑着扶起来,道:“孤安。”

    “但孤看你却是消瘦了啊。”

    “身体还好吧?”

    他关切的打量着,伸手还在李恪的身上摸索一阵。

    李恪道:“殿下挂怀了,臣一切都好。”

    “好好好。”

    李承乾含笑点头,看向了陈国公侯君集。

    “陈国公!”

    侯君集俯身道:“殿下!”

    “吐蕃多年,你居功甚伟。”

    李承乾道:“虽说你是戴罪之身去的,但这么多年下来,圣天子,孤,朝廷都看在眼里。”

    “此番回来,便不用去吐蕃了。”

    这是他给侯君集的保证。

    当年的事情,晃眼间,就过去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