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7章 通电全国,伪军反正!日军重炮部队参战、平型关局势危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97章 通电全国,伪军反正!日军重炮部队参战、平型关局势危急! (第1/3页)

    “庞长官,前总指来电,询问我军具体弹药数量..”

    庞军明无奈的转头看向了自己的副官:“我们的攻势进展较为缓慢,许是楚长官猜到了.”

    “那我们”

    庞军明来回踱步。

    他之所以隐瞒弹药不足的事实。

    其实就是担心楚云飞会调整围歼计划。

    歼灭日军主力部队,对于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战形势、对于整个山陕地区而言。

    实在是太重要了一些。

    他不想掉这个链子。

    可这怎么可能瞒得住楚云飞呢?

    仅仅从小鲍庄的攻击受挫。

    便判断出了第四步兵团这边出了问题。

    甚至直白的询问弹药剩余情况。

    眼下。

    继续隐瞒已经没有了意义。

    没有什么能够逃过楚长官的眼睛。

    庞军明摆了摆手:“如实汇报。”

    “那还会继续围歼这群小鬼子吗?”

    “至于是否继续执行围歼计划,要看前总指的研判了。”

    平型关战场。

    炮火轰鸣。

    炮弹宛如雨点一般落在了前沿阵地之上。

    和黄百韬判断的大相径庭。

    日军第二十师团并没有挑选所谓的主攻方向。

    对于他们而言。

    不管是团城口阵地,还是平型关一线,均是他们突破的目标。

    战斗刚进行半天。

    前沿阵地就被日军的炮火轰了个支离破碎。

    这群小鬼子不仅仅装备了大量的105毫米榴弹炮。

    还特意加强了一支重炮兵联队。

    这支重炮部队,装备了二十四门的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火炮。

    拆分在了两个方向使用。

    黄百韬这边不好受、范汉杰这边更是难过。

    虽然构筑了完善的防御工事。

    但在重炮部队的炮击之下。

    基本上也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还没算第二十师团本就装备的大量火炮。

    仅仅7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

    就有接近两百门的数量。

    再加上混成第二旅团那二十七门的75毫米口径山炮。

    平型关一线的战斗。

    从一开始就牵动着楚云飞的心弦。

    “钧座、最新消息,日军动用了大量的重炮部队,我军预设的防御阵地几乎被摧毁了个干净,仅仅只是炮火准备,我军就伤亡了数百人。”

    楚云飞眉头紧皱。

    日军的方面军一般会直属独立重炮旅团。

    下辖重炮联队。

    华北方面军自然也是有。

    日军使用重炮部队的逻辑是,当某个主力师团在某个主攻方向屡攻不克。

    在此基础之上。

    才会调动重炮部队奔赴前线、支援战场。

    换句话说。

    平时的话,这些重炮部队基本上就呆在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周围。

    不愿意挪窝。

    重装备很花钱,这些重炮基本上也需要汽车牵引和拖拽。

    “平日里面,小鬼子基本上也很少要动用重炮,尤其是山西这样的地形、重炮部队是很不愿意支援的。”

    楚云飞点了点头:“从八战区那边传递来的消息来看的话,日军大概率将重炮部队分配配属给了日军第二十师团、以及第二十六师团。”

    “给委员长发电,请求轰炸机部队的支援”

    “支援晋北前线,还是平型关战场?”

    “自然是平型关,我们这边的战斗随着第七步兵团加入战斗之后,基本上也算是接近尾声,晋北大战,我们基本上已经算是取得了胜利。”

    楚云飞轻笑了一声,接着补充道:“取得胜利的同时,我们也要确保胜利果实。”

    “晋北战斗结束的话,日军继续进攻下去,有什么意义呢,即便再被他们占领,又能怎么样,难不成他们还要再打一次龙城?”

    张大云环抱着手臂,皱眉思索着,语气之中满是疑惑。

    方立功沉思了片刻之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日本人而言,消灭二战区主力部队,强化占领区治安状况,先发制人同样也可以避免我军休整之后继续进攻。”

    楚云飞顿了顿:“总体而言,华北地区的国军主力部队尚未有全面反攻的能力。”

    “昨日,统帅部发来电报、欧洲方面,德国入侵了波兰,苏联那边势必会做出相应的举措。”

    张大云一怔:“苏联要和德国人交战,那我们的边贸怎么办?”

    “交战?”

    楚云飞摇了摇头:“这个时候和德国人作战,实质上苏联人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再加上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苏联人实质上只有了两个选择。”

    “一,袖手旁观、继续战备。”

    “二,以保卫波兰的名义趁势入侵波兰、与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