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0章 吃饭喝茶阎老西;甩手掌柜郭寄峤。(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00章 吃饭喝茶阎老西;甩手掌柜郭寄峤。(求订阅) (第3/3页)

峙县城内多休息几天,还请郭长官派通讯处帮我接上一条平型关前线的电话线”

    郭寄峤想到了此前听闻的传言。

    一时间也是笑了其来:“自是明白的。”

    “此次晋北大战,算是短时间内告一段落,就是部队伤亡较大,亦需要大量的时间整补。”

    郭寄峤就此次晋北会战,部队出现的一些问题。

    同楚云飞展开了相对深入一些的交流。

    例如攻坚作战之时。

    即便是进行了相应的炮火准备。

    却还是出现了伤亡过大的情况。

    一边说着,一边对楚云飞借调重炮部队表示感谢。

    若非楚云飞的帮助。

    他们此前进攻县城之际,便受到了较大的阻碍。

    “实不相瞒,自从反击命令下达之后,前线之作战,基本上全部都交由了李军长负责,我并不过问。”

    “眼下攻坚克难,摧毁敌军工事之关键,还是炮兵力量,我十四集团军之精锐炮兵力量,就在第十四军。”

    在十四军。

    不在集团军直属

    楚云飞自然是清楚的。

    郭寄峤所言,其实也是希望楚云飞能够伸手帮他一把。

    他没能力拆掉十四集团军的编制。

    但楚云飞可以。

    他可以通过建言的方式,向常瑞元表达相应的炮兵建设等相关观点。

    从更高层面开始拆分。

    既减少了郭和卫立煌之间的嫌隙,还可以有效避免后续有可能的麻烦。

    郭寄峤的想法,其实楚云飞比较认可。

    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官。

    他想要掌握这样一支炮兵力量。

    既能够稳固他的地位。

    实质上也确实能够增加炮兵的使用效率。

    至少在抗日战场上。

    火炮,乃是决胜一般的战争装备,集中使用比活力分散要好的多得多。

    即便是在几十年后的中国。

    炮兵。

    仍旧是陆军建设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即便是有着战争之王称号的坦克。

    在内部的优先级拍马也赶不上自行火炮。

    经费差距也是大相径庭。

    甚至曾经出现过400毫米口径、一分钟一发,射程五百千米设计指标的“侠炮”。

    而坦克车呢?

    牛夫人而已。

    “关于炮兵建设,此前委员长召见我时,我也曾提出过相应的建设建议。”

    “目前我国军整体而言,最大的困境并非是重型火炮数量的不足,而是小口径支援火炮数量的不足。”

    “国军规模庞大,总体而言,战斗力孱弱,尤其是一些地方军官,恶劣习性难改,作战之时往往不顾大局,只知道保存实力,对于会战之帮助,微乎其微,甚至反而会拖战争的后退。”

    “军官方面,识字率不足五成,若是行伍出身也就罢了,绝大多数都是凭借着裙带关系上位,这样的部队会具备什么样的战斗力?”

    郭寄峤深有感触:“此前九军便有军官上报,下级军官竟然有私自藏匿大烟、纳妾随军的荒唐事情。”

    “郭长官如何处理的?”

    郭寄峤语气之中透露着森森杀意:“自当是军法从事,绝不留任何情面。”

    楚云飞鼓掌赞叹:“军法无情!自当如此。”

    “此前,在陈总长前来二战区之际,我也曾与其进行相应的交流,郭长官想来应当是清楚民国二十四年之整编吧?”

    “自当清楚,委员长在金陵召开全国军事整理会议,同年三月,武昌行营设立陆军整理处,由陈总长综理陆军整理事宜。”

    “整理之原则是:依国防之目的,同意编制,混合编成,按管区配置,集中训练干部。”

    这其实就是调整师的由来。

    按照1932年,也就是民国二十一年,陆军师步兵团编制加以改善。

    调整师编制与1932年编制有不少的共同点。

    例如:步兵连为九班混合制。

    团属迫击炮连分属各营,为排建制,以增强战术单位火力。

    原属各营的小炮排,集中成濂,直属团部,作为防空和防战车使用。

    “民国二十四年底,陈总长调整颇有成效、共完成调整师二十个。”

    楚云飞点了点头。

    他对这段历史还是非常了解的。

    毕竟。

    他的老底子358团当时调整编制之时。

    就是按照陈辞修整编部队的思路。

    并按照自己的指挥习惯,进行的相应调整。

    这也是国军在军事体系方面为抗战所进行的诸多准备之一。

    “此次晋北大战结束之后,我亦准备着手整编部队,这件事情早在战前,我便和林主任就此事情进行过相应的交流。”

    郭寄峤略感惊讶,而后询问道:“阎长官他那边是否批准?”

    “阎长官当时就坐在旁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