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学生和校长之间的对话,常瑞元的手段!(求订阅) (第1/3页)
十八集团军的会议足足开了两天。
对于边区的发展。
延安方面的指示。
众人也是细心研究。
会议的最后。
对于当前国内的兵役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和探讨。
简而言之。
十八集团军方面认为,国民政府所实行的义务兵役制,实质上并未能够深入人心。
因为长久以来,几千年的历史甚至军阀混战时期。
老百姓参军基本上就是谁钱多,谁愿意出钱,他们就跟谁走。
今天帮着孙传芳打吴佩孚。
明日跟着阎老西打常瑞元。
这都是正常的事情。
没有足够的政治决心。
也就是没有为一个目标,为一个理想而牺牲一切的决心。
即提高人民群众对于革命军队的进一步认识。
也就是提高对十八集团军所在部队的政治理念有更加深刻的认知等等。
部分内容省略
山城。
委员长官邸。
办公室内。
常瑞元放下了手中的钢笔,长舒了一口气。
九战区方面军务繁忙。
需要批阅的公文数量也很多。
行政院的工作现在也基本上由他来负责。
至于孙科,则是已经辞职。
现如今的常瑞元,实际上也正式步入到了大权独揽的阶段。
也正是这个时候。
出了中正不正,总裁独裁的说法。
小憩了几分钟之后。
常瑞元睁开双目,侧头看向了候在一旁的王世和:“二战区那边有什么新的消息没有?”
“晋北方面局势趋于平稳,双方在大同周边地区展开了对峙。”
“据方立功参谋长汇报,楚云飞已经动身、准备直接指挥平型关一线的战斗,不过.”
常瑞元看向了他:“不过什么?”
王世和欲言又止,一副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有消息说楚云飞和红党方面关系匪浅,红党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不仅仅没有得到丝毫的遏制,反而呈现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常瑞元沉默了。
王世和也不敢作声。
这个是常瑞元最为在意且较为敏感的事情。
楚云飞怎么样,王世和管不着,但作为侍从室一处副主任。
该汇报还是要汇报。
常瑞元拿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把戴雨农请来。”
挂断了电话之后。
常瑞元示意王世和继续说下去。
“目前十八集团军方面主要活跃的区域是晋西北地区、晋东北、以及冀中等地区。”
“晋西北地区目前基本上已经光复,二战区似乎和傅宜生所部达成了某种默契,一部分的日军似乎成为了双方的阻隔,避免二战区直接和八战区接壤。”
常瑞元轻笑了一声。
太原会战之后。
傅宜生为了脱离阎老西的辖制。
在卫立煌和阎老西指挥晋南会战之际。
不顾一切的向北靠拢、重回绥远。
不过这件事不能这么论。
是阎老西不道义在先。
先将自己的主力部队撤往了晋西南、而后让傅宜生所部坚守太原。
但。
这件事,虽然不合情,但合理。
在忻口会战之时。
阎老西和卫立煌所部均遭到日寇较大打击。
在此基础之上,忻口会战之中作为预备队使用的傅宜生所部。
是最好的守城人选。
可原定的死守在楚云飞的建议之下变成了山地运动战主动出击牵制敌军,确实有不少的改善。
至少有效的保存了有生力量,减少了平民伤亡,也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来龙去脉,常瑞元是一清二楚。
但.傅宜生此举。
是常瑞元应允的,甚至傅宜生此前就派人来过那时候尚未沦陷的武汉说服军委会。
否则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的位置,也不会这么轻而易举的就给到了傅宜生。
常瑞元和阎老西之间的关系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典型博弈”。
在常瑞元的眼中。
阎老西始终是一个需要消灭的地方军阀,,仅因时势暂作妥协。
之前扶持傅宜生,分裂晋绥军,实则就是为了削弱阎老西的实力。
从表面上来看。
常瑞元所做的一切。
就是为了分化晋绥地方势力。
但实质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