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6章 楚云飞大婚!名将云集,国军名将大聚首!(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6章 楚云飞大婚!名将云集,国军名将大聚首!(求订阅) (第2/3页)

亲口说出来,他这个当校长的才会放心。

    没让老头子等太久的时间。

    楚云飞便带着宋文英前来拜见了老头子和宋夫人。

    似乎是早就猜到楚云飞会饭店来。

    从山城带过来的厨子已经做好了晚餐。

    楚云飞、宋文英两人坐在一旁的餐桌上。

    “云飞来了,快坐,快坐。”

    “是,校长。”

    楚云飞没有客气的意思,在和二人打着招呼之后,便拉着宋文英坐在了两人的对面。

    “山西菜,多以主食为主我吃不惯,本想让厨师给你做一些我老家宁波口味的,又担心你吃不惯味道。”

    “听说你喜欢吃点口味重的,索性便为你准备了一些徽菜和湖南菜。”

    “来,尝尝。”

    老头子一边说着,一遍主动夹起了桌上的菜。

    楚云飞迅速端起了桌子上的小碗迎了上去:“校长,您费心了。”

    宋文英在一旁笑吟吟的看着自己的姑姑和姑父。

    一声不吭的坐在一旁。

    “云飞,我知道你喜欢跑到一线督战,去指挥前线作战部队作战。”

    “我也知道,有不少人戏称说是你这个学生跟我这个校长学得好。”

    老头子颇为感慨:“战场上,我的手令时长会影响战局,我这个委员长自然要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是云飞,你现如今也亲自指挥过几场大会战,不知道你是否也遇到过军令不通的情况呢?”

    楚云飞沉默着点了点头:“各个将领都有各自的打算,国力凋敝、补充不足、物资装备都要数着用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担心打光了部队就得不到任何的补充。”

    老头子点了点头:“云飞你说的,确实是他们最为顾虑的,都说我们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南岳军事会议上面,辞修也代我做出了总结。”

    “说我们这些作战部队,都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缺乏主观能动性,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老头子一边说着,一边调侃道:“这话,还是你借着下面的人反映给我的,可我这个校长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都说我J某人喜欢用奴才,不喜欢用人才,可云飞你看看,那些个所谓的人才,又有几个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楚云飞沉默了。

    他毕竟是个穿越者。

    是个后来人。

    他所直接学习和了解的东西,正是无数个名将经验之总结与归纳。

    更是所有人的精华之所在。

    考虑一个人的个人能力,不应当纵向对比。

    而是同时代对比。

    “达令,算了,算了,今天只是一顿便饭,不是谈军务发牢骚的时候。”

    宋夫人一边说着,一边转头看向了楚云飞:“云飞,结婚之后早点要个孩子,你看看你的那些学长和同僚,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孩子了。”

    楚云飞转头看向了小脸泛红的宋文英:“是,云飞清楚。”

    老头子接着提醒道:“打仗切记不要老是往前面跑,你是高级指挥官,应当在指挥的位置上。”

    “是,学生明白。”

    楚云飞笑了笑,老头子也不再多说什么。

    双方开始聊起了家常。

    宋文英时不时的回应自己姑姑的问询。

    并且顺口问了一句其他姑姑的消息。

    “你的大姑父正在来长治的路上,二姑姑也已经到了长治,长时间的奔波,现在正在休息呢。”

    饭后。

    宋文英被楚云飞派赵鹏程送回了婚房。

    而楚云飞自己。

    则是跟着老头子迈步走回了书房之中。

    “云飞,听下面的人说,你在来这边之前,去见十八集团军那边,主要聊的是什么?”

    老头子的问询颇为直白。

    楚云飞停在七步之外,身姿挺拔,一副军人作派:“回校长的话,这次过去主要讨论的是西北问题,学生主要是想要了解他们具体的态度,或可依靠延安方面对抗马家军。”

    老头子拄着手杖,沉默着敲了敲地面:“西北素来不服中央,此前一直采取羁縻政策,尽可能的避免激化他们,也是因为处理起来难度颇高。”

    “此次胡宗难的陆军整理工作若是能够顺利推进的话,那么西北问题即可解决,反之,大概率还是需要动刀兵的。”

    楚云飞微微点头:“学生明白,以二战区现如今之后备兵员及余力,攻克大同,进逼天镇,争取张家口一线已经是极限,甚至难以完成。”

    “云飞,我知道你想打胜仗,谁不想打胜仗?”

    老头子示意他坐在一旁的沙发上:“都说我们的高级将领喜欢保存自身实力,你看看那些地方实力派,有谁打仗的时候不是油头滑脑的?”

    “你跟他们完全相反,完全不顾自身实力的损耗,这么打下去,你还有多少兵员?”

    楚云飞略带疑惑的目光看向了他。

    疯了?

    保存实力?

    我要是在二战区不和小鬼子作战就硬撑着等待美国人下场。

    那时候该着急的,应该是你老头子了吧?

    “校长,不知美国那边的武装计划具体是什么类型的计划?”

    老头子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

    “这个计划,就是由前驻民国武官史迪威上校,现如今的史迪威准将提出。”

    “总体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被称之为A计划。”

    “即对第二战区五个集团军进行全面的换装整训。”

    “包括轻武器、重武器,以及轻型坦克的供给。”

    “总计提供武器装备足够装备二十万人。”

    “这些部队,将会用于反攻华北地区的日军主力。”

    “第二个部分,则被称之为B计划。”

    “即美国人判断出了日军有进犯东南亚之企图,所以想要从我们国内挑选出三十个步兵师用于整训。”

    “他们提供武器弹药、军费补给,帮助他们保卫东南亚,这些部队将会被调派前往菲律宾等地区驻防。”

    “不过美国人要这些部队的指挥权.所以我就没有同意。”

    楚云飞眉头紧皱,一脸的不爽:“若是让美国人指挥,出国作战的部队不仅仅有可能成为炮灰,这也是对我国zhuquan的侵犯。”

    老头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具体的整训计划,还在商谈之中,我个人认为是有必要拖延一段时间的,等日本人忍不住动东南亚动手的时候,美国人自然会愿意放开条件。”

    楚云飞略显无奈的叹了口气:“校长,学生建议您最好尽早谈判,能早日拿到一些军械装备,便足以减少国内战场上的伤亡情况。”

    “即便是您不打算积极对日作战,这些武器装备也足以对地方实力派形成优势,方便进行陆军整理工作。”

    老头子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我也有这个想法,所以这件事情还需要再谈,美国人那边对你之前在晋北大战所使用的反装甲防御战术颇为好奇”

    “其实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只不过学生根据前线的战场细节判断到了日军进行反冲击的企图,所以才会提前挖设反坦克壕沟做足了准备.”

    转眼间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

    楚云飞动身离开。

    赵鹏程以及汽车等在了外面。

    坐上汽车之后的楚云飞迅速返回了总部。

    方立功等人也已经返回。

    楚云飞回到值班室的时候。

    一众军官们也是迎了过来。

    “新郎官来了。”

    楚云飞看了一眼从陆大返回的吴子强,后者悻悻的缩了缩脑袋。

    “开会。”

    “是。”

    几盏煤油灯,略显昏暗。

    长治的电本身就不多。

    老头子等人来了之后。

    总部这边自然要节省一些,电灯都不用了,免得跳闸影响了这些客人。

    楚云飞当即开口道:“下午和十八集团军那边接触了一下,基本上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预期。”

    “和委员长那边也谈了一个多小时吧。”

    “基本上还是老一套的话术,没谈出个什么结果出来。”

    方立功一针见血的总结:“所以委员长还是支持我们的,只不过不想承担责任?”

    楚云飞微微点头。

    钱伯均叹了口气:“这个委员长,什么时候这么优柔寡断了?”

    “其实和阎长官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专精权术,军事能力确实不太行,如果继续这么拖延下去的话,西北那边必然会得寸进尺。”

    “可如果推动美军的整训计划,很有可能会被攻击为出卖国权的卖国贼。”

    黄百韬提醒了一句。

    楚云飞颇有一些无奈:“是啊,我们当初承诺给予美国人百分之五十开发收益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若非接连的胜利掩盖了这则消息,恐怕我们也需要给山西民众一个交代。”

    事情很难办。

    整个民国时期,民众接受的基本上都是民族主义叙事。

    楚云飞为了争取美国人的支持。

    此前便将整个山西境内的矿产资源打包卖给了美国人。

    让美国人出设备、出军备、出资源来进行开发。

    签订的合同之中。

    承诺给予美国人百分之五十的收益。

    楚云飞谈下来的是二十年。

    阎老西充分发挥了一个牢政治家的能力。

    将合同期限更改为了十五年。

    美国人不是傻子。

    如果评估下来不赚钱的话,他们肯定不愿意做。

    十五年对于美国人而言。

    实际上已经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

    若非楚云飞率部打了几场中大型会战。

    国际社会上面,或许还在猜测国民政府什么时候投降。

    而现如今。

    这群国际上的军政要员,已经开始推测日军什么时候会北上进攻苏联。

    亦或者是南下进攻东南亚地区。

    这些消息,对于日本人而言,自然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即便他不承认。

    但他们的战略,人尽皆知。

    就像是此前在1929年经南京《时事月报》披露的田中奏折一般。

    他们不承认,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日本人有这样的计划,有这样的政策。

    美国人那边之所以愿意松口。

    其本质上多半也是想要推进双方的进一步合作。

    想要依托山西势力、扩大对华市场,攫取在华利益。

    这一点,所有人都清楚。

    但现在的民国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我们接下来的重点,主要还是晋北战场以及二战区管辖境内的陆军整理工作,委员长有一句我还是颇为认可的,心急吃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