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5章 变故横生(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05章 变故横生(求订阅) (第2/3页)

体的条件,只是反复强调技术的珍贵与己方的困难,显然是想待价而沽。

    方立功和钱伯均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这块骨头,比预想中还要难啃。

    日暮西沉,龙城的夜幕悄然拉开。

    长官司令部特设的宴会厅内,灯火通明,觥筹交错。

    阎老西今日并未露面,只派了副司令杨爱源作陪,方立功与钱伯均则分坐苏联代表团两侧,气氛表面热烈,实则暗流涌动。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酒杯碰撞间,亦是两国利益与意志的博弈。

    方立功举杯,微笑着对叶夫根尼说道:“将军,山西不比莫斯科繁华,但亦有几分独特的风味。这道‘过油肉’,乃是本地特色,还请品尝。”

    叶夫根尼哈哈一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毫不客气地夹起一块过油肉送入口中,咀嚼几下,点头赞道:“嗯,味道不错,外焦里嫩,香气扑鼻!贵国的饮食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他嘴上称赞着佳肴,心中却盘算着明日谈判的策略。

    民国的迫切需求,让他觉得自己稳操胜券,这笔买卖,定要榨出足够的油水。

    钱伯均则与雅科夫上校比邻而坐。

    他试图从这位看似更为沉稳的苏联军官身上打开突破口。

    “上校同志。”钱伯均压低声音,用带着几分诚恳的语气说道,“如今德国法西斯肆虐欧洲,日本军国主义横行亚洲,我等皆深受其害。

    早日击败共同的敌人,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PPS43冲锋枪若能助我军一臂之力,亦是在间接帮助贵国分担压力啊。”

    雅科夫上校闻言,手中的酒杯微微一顿。

    他抬眼看向钱伯均,目光深邃,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将军所言,我个人深表赞同。

    作为一名军人,我同样渴望早日将侵略者从我们的土地上彻底清除。

    只是国家间的交往,往往掺杂了太多军事以外的因素。”

    他这番话,说得含蓄,却也透露出几分无奈。

    方立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与钱伯均交换了一个眼神。

    看来这位雅科夫上校,并非如叶夫根尼那般“唯利是图”。

    宴席过半。

    方立功借着敬酒的机会,再次来到叶夫根尼面前。

    “将军,今日谈判,虽未有实质进展,但我相信,只要双方都抱有诚意,定能寻找到合作的契合点。”方立功的语气依旧不疾不徐:“明晨,我方将准备一份更为详尽的交换方案,希望能与将军深入探讨。”

    叶夫根尼中将眯了眯眼,心中暗道这方立功倒也沉得住气。

    他哈哈一笑,举杯道:“好!我很期待方将军的方案。为了我们两国共同的胜利,干杯!”

    酒宴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结束。

    方立功与钱伯均将苏联代表团送至下榻之处,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自己的临时办公室。

    “老钱,你看这事儿,苏俄方面究竟打的什么算盘?”方立功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问道。

    钱伯均叹了口气:“我看那个叶夫根尼,就是个认钱不认人的主儿,是想趁火打劫,狠狠敲我们一笔竹杠!

    反倒是那个雅科夫上校,似乎还有些良知,或许可以从他那里想想办法。”

    方立功沉吟道:“嗯,雅科夫此人,城府颇深,言语间滴水不漏。

    他虽未明确表态,但我感觉,他对此次技术合作,并非完全排斥,甚至有意推进,只是碍于叶夫根尼的态度和国内的命令,不敢轻易松口。”

    他起身踱了几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明日的谈判,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诚意,同时也要让他们清楚,我们山西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

    逼急了,我们未必没有其他选择!”

    “楚长官那边是否需要联系汇报一下情况?”

    方立功摇了摇头,拒绝了钱伯均的提议:“目前毫无进展的情况下,还是不要打扰钧座了..”

    “嗯,听你的。”钱伯均缓缓点头。

    第二日,谈判继续。

    会议室内的气氛,似乎比昨日缓和了些许。

    方立功按照事先的计划,抛出了一份经过精心准备的“利益捆绑”方案。

    除了增加烟草、矿产等实物资助外,还提出可以在未来的情报共享、日军战俘处理,乃至在某些特定战场上与苏军进行有限度的战术协同等方面,给予苏方更大的便利。

    叶夫根尼中将听完,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眼中露出了些许意动之色。

    他不得不承认,中方提出的这些条件,确实比单纯的物资交换更具吸引力。

    尤其是情报共享和战术协同,对于目前在远东地区同样面临日军压力的苏联而言,具有不小的战略价值。

    但同样的,方立功也要求己方派遣相关人员前往苏联方面学习先进的军工生产技术,并且派遣部分的留学生,前往苏联的一些知名大学接受相关的教育。

    价码提高了不少,但是苏联方面需要承担的义务同样增加了不少。

    雅科夫上校则仔细研究着方案的细节,不时提出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方立功和钱伯均一一耐心解答。

    谈判的氛围,似乎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双方你来我往,虽然在一些关键条款上依旧存在分歧,但至少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讨价还价。

    就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