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嘉奖令!远征军职务调整,人员梳理,防区规划!(求订阅) (第3/3页)
力,自仰光大捷后,并未乘胜追击,反而逐步收缩防线,重点巩固仰光、卑谬、勃固等核心区域。
前沿阵地,多采取‘外松内紧’之布防。
给予敌军可乘之机甚多,诱使其主动进攻之意图非常明显。”
廖耀湘放下手中的铅笔,接过话头:“军座所言极是。
自卑职代理新二十二师师长,率部移防此地以来,便察觉到我军整体战略,已由主动进攻,转为了积极防御,重点在于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并伺机进行战术反击。
这与此前楚长官在山西惯用之‘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法,颇有几分相似。”
“不错。我二百师奉命在伊洛瓦底江东岸布防,前沿哨所与日军犬牙交错,却被严令不得轻易出击,只做火力试探与袭扰。
主力则深藏于二线、三线阵地,依托工事,严阵以待。
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猜出了一二。”
众将领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将当前的战场态势分析了个七七八八。
郑洞国微微颔首,总结道:“诸位所见略同。联合指挥部此番布局,确有诱敌深入之意。其深层原因,想必大家心中亦有数。”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几分沉重:“仰光大捷,我远征军虽歼敌数万,自身伤亡亦是不轻。
后续部队(如新十二军)尚在整训,美械装备的补充与换装,亦非一日之功。
更为关键的是,缅甸雨季已至,道路泥泞,大军团运动补给极为困难。此时此刻,我远征军,说句不中听的实话,确实已暂时失去了大规模主动进攻的能力。”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在这些骄兵悍将心中,承认己方“失去主动进攻能力”,无疑是件颇为刺痛之事。
但血淋淋的现实摆在眼前,连续的鏖战,后勤的压力,以及那该死的雨季,都让他们不得不低头。
“军座。”
廖耀湘打破沉默,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若联合指挥部当真要行诱敌之策,我第五军,扼守卑谬咽喉,必是日军北上之主要目标。”
“我等肩上之担子,只怕会更重。”
郑洞国正色道:“耀湘此言,正是我今日召集诸位议事之核心。
日军若来,卑谬首当其冲!
我已奉杜总司令密令,第五军必须在此,布下天罗地网,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敢于来犯之日寇,死死钉在卑谬一线,为后续整个战役的胜利,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廖耀湘沉默片刻,与戴安澜对视了一眼之后,小声道:“你们说,日军真的还有余力继续进攻下去吗?”
戴安澜沉默着摇了摇头。
郑洞国思索了片刻之后,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日军确实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
接下来,恐怕会进入到漫长的对峙期。
亦或者是等山城方面彻底确定接下来的战略方向之后,才有可能出现转变。
郑洞国猜测,统帅部大概率更加倾向于在国内展开大规模的攻势作战,也是为了国民和百姓们一个交代。
想到这里,郑洞国当即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目光坚定:“传我命令!
各师立刻加强阵地工事,深挖战壕,广布雷区,所有炮兵单位重新标定射击诸元,预设覆盖区域。
后勤方面,不惜一切代价,囤积弹药、粮食、药品!”
另一边。
日军方面。
就在陆军部为了填补兵员亏空而焦头烂额之际,一份来自海军军令部的联席会议请求,以及关于“帝国未来战略重心调整”的绝密提案,被同时送到了东条英机与杉山元的案头。
提案的核心内容震惊参会所有人。
鉴于在缅甸战场及中国大陆战场之胶着与巨大消耗,以及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日益增强的海空军力威胁,帝国海军及部分陆军高层联合提议:暂时停止在南太平洋区域的一切主动扩张计划,集中现有海陆军力量,全面转入战略防御态势!
优先确保‘绝对国防圈’(包括日本本土、朝鲜、台湾、满洲、千岛群岛及马里亚纳、加罗林等核心岛屿)之安全,并倾力保障对华作战及本土防卫之资源需求!
这意味着,日本自偷袭珍珠港以来,那股势不可挡的“胜利病”,那股席卷整个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的扩张狂潮,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尤其是在中国远征军于缅甸的顽强抵抗面前。
终于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东条英机看着这份几乎等同于承认“南进战略”阶段性失败的提案,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知道,一旦这份提案被最终通过并实施,那将是帝国自开战以来,最为重大的战略转向。
其影响之深远,不亚于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失败。
然而,面对国内日益枯竭的资源,面对中国战场这个巨大的“泥潭”,再看看缅甸那块难啃的硬骨头,以及太平洋对岸那个正在苏醒的工业巨兽东条英机的心中,第一次升起了深深的无力感。
或许
转入防御,集中力量,先解决中国问题。
再图后续,真的是弟国目前唯一现实的选择?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再也无法遏制,东条英机实际上已经在思考弟国战败之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