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改革成效;不急不躁(求订阅) (第3/3页)
“平型关一线的进攻反而并不着急,我们的目的也仅仅只是吸引华北方面军主力部队的注意力而已,真正让我头痛的是十四集团军,他们的攻势进行的比我们想象之中的还要慢上许多。”
楚云飞缓缓点头。
十四集团军的战斗力,并未因为郭的离开提升,反而因为刘茂恩的到来继续下降。
这本质上也是兵员素质的缘故,最近两年的补充兵员,比之作战刚开始的时候,综合素质下降了不少。
好在,日本方面也是同样如此。
双方不少部队的战斗力,仅仅只能维持一个训练初成的程度,
甚至部分国军,日军部队,在系统内甚至连个训练初成的评价都拿不到。
第六集团军现如今的战斗力算是非常不错。
所部兵力约两万五千人左右。
在钱伯钧的率领与闫老西的偏心之下。
战斗力甚至要比十四集团军这个中央军主力部队还要强横。
这种事情找谁说理去。
补充兵员素养过差这种事情,以楚云飞对于这些部队的了解。
以前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进行整理,这还得是带兵有方的名将才行。
刘茂恩虽然也是名将,但现在的兵员素质,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整理。
楚云飞也不太愿意相信这些保定系出身的老军务。
太滑,太油,太聪明。
更不用说闫老西了,他现如今连自己人都怀疑。
正当楚云飞思索是否进行相应战略调整的时候。
赵鹏程快步走来。
“长官、统帅部来电问询战况”
“如实告知,另外抄送一份发往二战区方面.汇报给阎长官的战报要一天一封、给统帅部的电报隔一天发一封,有回电的情况下,改为一天一封。”
“是!”
赵鹏程心领神会,当即点头。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第二期战略作战进行的第三天。
阎老西收到了楚云飞发电的电报。
【左翼集团攻势顺利、目前已确认歼灭敌军五百三十五人、其中日军三百七十五人,缴获物资、装备数量暂未完全统计,对于南口方向的战况,云飞他认为并不乐观。
中路主力集团进攻受阻、敌火力迅猛,尚未突破平型关一线,我方消耗过大。
另外,娘子关一线,傅作义所部主力部队按照原定作战计划,对日寇第三十三师团展开猛攻。
右翼集团目前已经正在逐步蚕食河北,河南等地区,据报告,目前已经攻占了两处县城,歼敌过千。】
看到战报的第一眼、阎老西其实还是很高兴的。
乍一看,基本上战斗都打赢了。
可仔细看的话。
实际上日军几乎没什么太大的损失。
尤其是太行山一线,五战区和二战区的配合作战打的比楚云飞亲自指挥的南口一线还好。
这怎么可能呢?
山西主要战场十万大军基本上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汤恩伯所部进展如此顺利,这让二战区司令部的一行人察觉到情况不太对劲。
要么,日军方面将重点放在了二战区。
要么,就是五战区那边汤恩伯出现了一些幺蛾子,常瑞元很有可能想要扶汤恩伯更进一步,担任五战区的副司令长官。
战功这种东西,也是迫切需要积攒的。
二战区的二期战略反攻,就是实质性的顺风车。
常瑞元以及山城诸公们得到的好处多多,自然乐意支持这场战略反攻。
阎老西缓缓叹了口气:“大军一动,人吃马嚼,去年积攒下来的粮草还够这么消耗多久?”
按照以往的作战经验。
后勤运输损耗的粮食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天文数字。
不过现在,铁路基本上都已经进行了休憩,虽然机车数量不够用,但是消耗肯定比之前要少了不少。
零件方面,乃至润滑油这种稀缺产品都能够通过进口。
“此前后勤体系的改革,现如今已经基本上完成,加上铁路线的畅通,我们运输过程的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楚溪春出声宽慰道:“实际上,我们所存储的物资数量不仅仅能够支撑半年以上的持续攻势,甚至因为未来的秋粮收获从而支撑更久的作战。”
阎老西满意点头:“云飞主导的后勤体系改革,时至今日居然已经收到如此成效,当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孙楚缓缓开口:“相关的军事改革恐怕早在战前就进行了相应的准备,只不过时机成熟是三年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