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0章 相忍为国?楚云飞:忍不了一点!(上)(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30章 相忍为国?楚云飞:忍不了一点!(上)(求订阅) (第1/3页)

    华北。

    联合指挥部。

    汤恩伯部在冀南平原被合围的消息。

    很快通过十八集团军的渠道传来。

    在场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与忿怒。

    最让他们愤怒的不是汤恩伯不执行军令。

    而是在深陷重围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向联合指挥部汇报。

    不管哪一条,实际上都够好好收拾收拾汤恩伯的了。

    战场抗命,枪毙都足够了。

    张大云用手指头捻灭了手上的香烟,愤恨不平道:“这个汤恩伯,我给他们发电的时候还是以楚长官您的名义,没想到他居然不服从命令。”

    方立功将一份份战报汇总在楚云飞面前,声音因压抑的怒火而显得有些沙哑:“云公,第十三军主力已在南宫、新河地区被日军第二十、第三十五师团合围,通讯时断时续,形势万分危急!

    汤恩伯的外围支援部队已经增援了上,但是日军方面显然提前做好了准备,他们打不开缺口策应十三军的突围!”

    这个汤恩伯,很显然知道自己捅了大娄子。

    关键是他还不想让联合指挥部知道。

    距离被合围已经过去了一天,若不是十八集团军的消息渠道发到了这边来。

    联合指挥部的众人恐怕还蒙在股里面。

    楚云飞的脸色,依旧冷峻无比。

    现如今的他的三维立体作战地图仅仅只能够覆盖一百公里。

    勉强能够看到邯郸、石家庄一线的战况。

    至于更远一些的三十一集团军,以及南口方向的作战情况,

    此时此刻的楚云飞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沙盘上那个被红色箭头死死钉住的蓝色箭头。

    “他接到了我的命令,却选择了抗命。”楚云飞的声音很轻:“他以为他看到的是唾手可得的战功,却不知道,那只是敌人为他准备的诱饵。”

    方立功欲言又止:“云公.”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楚云飞摆了摆手:“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无论汤恩伯犯了多大的错,第十三军数万万将士的性命,我们不能不救。”

    他深吸一口气,尽管心中对汤恩伯的愚蠢充满了鄙夷。

    但作为整个华北战场的总指挥,他必须承担起这意料之外的变局所带来的一切后果。

    “以我的名义,向山城发电。”楚云飞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不带一丝情感:“如实向委员长汇报冀南战况。

    就说,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作战冒进,未听从战区指挥部协同作战之命令,导致其麾下第十三军孤军深入,陷入日军重围。”

    “战局危急,恳请钧座示下。”

    很显然,楚云飞想救,但没打算直接调整现阶段的部署。

    毕竟,华北决战势头已经显现。

    如果在这个时候调整部署,日军很有可能喘上一口气,这场会战究竟能否取得胜利。

    就连楚云飞自己也不清楚。

    所以,调整可以,但山城方面必须支持他打下去,他才会愿意调整部署去救汤恩伯所部。

    方立功非常聪明,他当即愣了一下,小声道:“云公,您是想要用救援汤恩伯的十三军才和委员长换取继续作战的机会?”

    楚云飞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试一试吧”

    “那电报的落款用”

    楚云飞沉默了许久,而后才缓缓开口出声说道:“这次用军职吧。”

    若是以往,楚云飞往往以学生自居。

    但是这一次。

    面对美国佬,面对山城方面。

    他不想要退缩。

    电报以最快的速度,发往了山城。

    委员长的官邸内,气氛凝重。

    面对这份战报和楚云飞的询问电报。

    常瑞元久久不语。

    汤恩伯是他颇为倚重的将领,第十三军更是中央军的精锐。

    在此时的国军部队之中,事实上存在着五个主要派系,何应钦系,土木系,汤恩伯系,晋军系,以及其他地方军。

    即便其他军阀部队之间各自看不顺眼,但往往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会选择抱团。

    只不过,随着抗战打到这个时间点。

    地方派系事实上仅剩下了桂系、川康系还勉强像个样子。

    晋军系已经是事实上的中央军派系,只不过习惯性的称呼为晋军系而已。

    汤恩伯如今陷入重围,无异于在常瑞元心头割肉。

    更重要的是。

    美国方面那份“善意提醒”的电文,还言犹在耳。

    汤恩伯的这次惨败,恰好为他们“暂缓攻势、巩固战果”的建议,提供了一个最完美的、也是最令人无法反驳的借口。

    很快。

    一封由委员长亲自口述、侍从室主任张治中亲笔拟定的回电,便发往了楚云飞的指挥部。

    电文的措辞,充满了安抚与“大局观”的说辞。

    内容如下:“冀南之挫,非战之罪,乃天时不利,敌寇狡诈所致。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之得失,不足以论英雄。

    想当年,唐之郭子仪,为安社稷,亦曾忍受仆固怀恩之辱,终成中兴名臣。

    昔汉之韩信,为成大业,亦有胯下之辱。

    今日之局,正需我辈将士,有此风骨,有此胸襟,当以‘相忍为国’四字为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