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项目组里的“间谍” (第2/3页)
设和计算过程时,她的回答变得含糊其辞。
“这些是基于沈氏专有的评估体系得出的结论。”林薇微笑着说,“具体方**属于公司机密。”
毕晨挑眉看向沈白婕:“沈总,没有详细的数据支持,我们很难评估这些结论的可靠性。”
“毕总大可放心,”沈白婕从容回应,“沈氏的评估体系经过多年验证,从未出错。就像我相信毕氏的住宅设计方案一样,尽管我看到的也仅仅是效果图。”
会议室里弥漫着无声的火药味。
接下来轮到毕氏的团队展示住宅部分规划。精美的渲染图和居住概念令人印象深刻,但关键的造价分析和施工进度表却被刻意简化。
“为什么土建成本这一项是空白?”沈白婕直接发问。
“这部分需要根据最终确定的商业配套规模来调整。”赵峰解释,“两个板块相互影响,很难单独给出准确数字。”
沈白婕轻轻点头,不再追问。她明白,这是毕晨的反击。
会议在表面的和谐与实际的分歧中结束。双方各自带回了一堆精美的宣传材料,却缺乏实质性的技术细节。
当晚,沈白婕收到了一条匿名消息:“毕氏已与三家建材供应商签订秘密协议,锁定低价,可降低总成本5%-7%。”
她盯着手机屏幕,沉思良久。消息来源不明,可能是毕氏内部有人故意泄露,也可能是第三方试图挑拨。无论如何,这条信息暗示毕晨在暗中为竞标成功后做准备,而非专注于眼前的联合方案。
同一时间,毕晨也在查看一封加密邮件,里面详细列出了沈氏最近接触的五家国际品牌商户。发件人匿名,内容却精准得令人不安。
“看来沈白婕已经在为商业部分的招商铺路。”毕晨对赵峰说,“她对我们保留的,比想象中更多。”
第二天,沈白婕注意到项目组里多了一个新面孔——一位安静的女分析师,坐在毕氏区域的角落,几乎不与人交流,却总是仔细观察着沈氏团队的一举一动。
“她叫周雨,毕氏新调来的数据分析主管。”林薇低声告诉沈白婕,“但我查过,她之前在毕氏是做风险控制的,不是地产项目分析。”
沈白婕微微眯起眼睛:“看来毕晨派来了他的‘间谍’。”
作为回应,沈白婕将一位年轻但极擅交际的市场专员调入了项目组。他的任务是主动与毕氏的团队成员建立“友谊”,在午餐和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