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94章 我也会讲场面话,“你先是干部才是学生”(二合一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94章 我也会讲场面话,“你先是干部才是学生”(二合一章) (第1/3页)

    林文峰洪亮的声音在宴会厅回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廖主任作为见证人,面露赞许的微笑,而记者们的镜头也迅速对准了中间的场景。

    听到他说完,方言赶忙站了起来。

    对着他们说道:

    “感谢林先生,感谢大马的中医同胞!”

    林家兄妹在镜头前郑重地打开了那个手提箱。

    箱子里面并非简单的堆放,而是精心包裹或装订成册的书籍,用锦缎或素雅的粗布衬着保护。

    众人看到书籍的外观古朴,散发着旧纸特有的气息,还有些带着明显是热带地区的防潮痕迹。

    林文峰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

    “为表诚意,我们槟城林氏‘永春堂’及几位同业友好,耗时数月,从南洋各地侨社、收藏家手中寻得这些珍本。有抄自晚清的岭南温病医案,有避战乱时带去南洋的川派正骨手稿,更有海外行医者记录的异域医案与用药心得。”

    他强调的是这些书是南洋华侨社群的共同珍藏,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智慧结晶。

    他目光转向方言:

    “方大夫,这些古籍漂洋过海归来,如今交付于您这位有能力挖掘其价值,使其重焕生机的国手,实乃幸事!吾辈不求回报,只盼您能从中有所得,惠及后世医林。”

    方言发现大马人的语文水平,好像比其他地方的华侨要高的多。

    这小词儿一套套的,应该是专门为了这个场合准备了。

    方言刚才说的话在他们这一顿对比起来,都不是那么专业和正式了。

    他赶忙定了定神,上前深深一揖,然后郑重其事的说道:

    “林先生、林女士高义!诸位侨胞仁心!此等馈赠,价值无量,非金银可比!方某定当珍视研读,不负所托!”

    说的时候周围的摄像机和照相机都对着方言。

    此刻方言他表现得非常尊重和感激,同时话语里也将注意力集中在书籍本身的学术价值和华侨的贡献上,暂时淡化了“礼物的价值可能影响合作”的潜在压力。

    属于是一顿连消带打。

    在众人注视和记者拍摄下,方言来到箱前,先摆造型让记者同志拍照,然后小心翼翼地翻看最上面几册。

    他快速扫视,看到几个书名《岭南温病实录》、《南阳特有疫病及本土草药应用》、《郑氏跌打续命方图说》、《痘疹新义》、《南粤疫疠记闻》、《罗浮山人湿热论批注》……

    方言随便翻开一本,《郑氏跌打续命方图说》这是清代郑林传家的线装本,也就是人家家传秘籍,上面内容也很多,不仅仅是药方,核心应该是大量手绘的、极其细腻的人体骨骼结构图、脱臼/骨折的复位手法图,如正骨十二法详解、夹缚方法图以及配套的金创药、接骨丹的详细炮制流程,甚至包括南洋特有药用植物的替代品记录。

    其图解详细程度和系统性与罗氏正骨各有千秋,尤其在处理复杂创伤和开放性骨折的清创处理方面有独到之处。

    有点东西……

    又随便翻了几本都是相当有地方特色的古籍,不过成书的时间,基本上都在清朝,至少上面这些书都是清朝的。

    方言点了点头,对着林文辉说道:

    “都是好东西!”

    听到方言这么说,林文峰挺高兴。

    伸出手和方言在箱子前面握了握手,负责摄像摄影的记者同志们开始咔咔的照相。

    虽然不知道大家心里的小九九,但是眼前这一幕还是挺让人感慨的。

    特别是相较于认亲啥也没带何佑,现在就更是显得相当尴尬了。

    他和黄启明伸着脖子,想看看那里面的书籍内容,奈何只能看到个封皮。

    而另外一边,眼见仪式已成,众记者镜头也已记录下这珍贵的时刻,廖主任面带欣慰而庄重的笑容,轻轻抬手示意,场内随之安静下来。

    他稳步走到方言和林文辉他们前面,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所有侨胞、医界同仁、记者以及核心人物方言和林氏兄妹。

    “诸位同胞,各位同志,朋友们,”廖主任的声音洪亮而沉稳,清晰地传遍宴会厅,“今日这一幕,意义非凡啊!”

    他指着那箱古籍,语气中饱含深情:

    “林文峰先生、林素心女士代表大马‘永春堂’及南洋诸多侨社、中医同仁,不远万里,将这一批珍贵的中医古籍送回祖国,交到我们方大夫手中。这不仅仅是一箱书籍,这是血脉相连的印证,是文化根脉的回归,更是万千海外同胞对我们民族瑰宝的深深眷恋与热切期许!”

    很好,领导开始上价值了!

    方言心里默默鼓掌,只要捧得够高,有些筹码就不能成为筹码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此刻廖主任他转向林氏兄妹,郑重道:

    “林先生刚才说得好,这是南洋侨胞生存与发展的智慧结晶。字里行间,记载的不仅是岐黄之术,更蕴藏着在异国他乡,面对热带疾病、严苛环境时,同胞们如何用我们祖传的智慧去救死扶伤、开枝散叶的故事。这份贡献,感天动地!”

    随后带头鼓起掌来,周围的人纷纷附和,方言也“啪啪”的使劲鼓掌。

    接着,廖主任的目光落在方言身上,满是赞赏与信赖:

    “方言同志,年纪虽轻,但医术精湛,胸怀天下,更难的是对中医传统的敬畏与钻研精神。”

    “大马的中医同僚将这批凝聚着海外同袍心血的古籍托付于你,正得其人!”

    “国家相信,研究院相信,在场所有见证者都相信,你有能力、有责任,在保护这些珍本的同时,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尤其是那些在特定地域环境的本土化用药,将它们与我们本土的深厚传承相融合,让它们重新焕发光芒,真正惠及我泱泱华夏的医林和亿万百姓!”

    “我会的!”方言接过话茬。

    这些书籍目前只是针对南方环境,上次方言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们弄了那一版手册已经发了下去,现在方言还可以根据这里面的信息,出个更好的升级版出来。

    这东西还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在大家熟悉了第一版本后,升级版就很容易学会了。

    方言思绪飘的有点远,不过他马上回过神来。

    知道这会儿还得继续说些大家爱听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