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1章 残疾畸形穴位移位判定,方大夫是哪个单位?(二合一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61章 残疾畸形穴位移位判定,方大夫是哪个单位?(二合一章) (第2/3页)

坐标,得学会‘跟着身体走’,这样才能找准穴、扎对地方。”

    一旁眼睛出问题的梁同志在一旁听得入了迷,忍不住插话:“方主任,那是不是只要顺着经络找,再按按有没有酸胀感,不管什么情况,都能找到移位的穴位?”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方言点头,目光重新落回顾远的残肢,“就像现在,顾同志的‘移位足三里’找到了,等会儿扎下去,气血能顺着胃经通到残肢,幻痛自然就轻了——你看着,等会儿扎完,他肯定说舒服。”

    安东这会儿彻底明白了,拿起小本子飞快记着:“师父,我记下来了!穴位移位:跟着经络走,按‘痛酸胀’找,不固守标准坐标!”

    自从跟着方言学医,他养成了随时记笔记的习惯,连师父扎针的角度、力度都要记下来。

    顾远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显然还是有些紧张。方言捏起一根海龙针,针尖对准刚才定位的“移位足三里”,手腕轻轻一沉,银针便稳稳刺入皮肤。

    顾远只觉残肢上传来一阵温和的酸胀感,不像平时幻痛那样尖锐,反而像有人用指腹轻轻按揉着积了三年的酸痛点,那股酸胀顺着残肢往上漫,竟真的“绕”过接口处,传到了小腹,让他原本发紧的肚子都松了松。

    “您试试慢慢活动下残肢,别用劲,跟着酸胀感走。”方言一边捻转针尾,一边轻声引导。

    顾远依言轻轻抬起残肢,惊讶地发现,原本抬起来就发僵的残肢,此刻竟灵活了些,连带着幻痛的频率都慢了,之前像秒针似的“哒哒”刺痛,现在变成了偶尔的轻麻,像风吹过皮肤,完全能忍受。

    “再扎这处‘阳陵泉’,能疏肝通络,您平时是不是总觉得心里发闷?”方言又取了一根针,扎在残肢外侧的另一处穴位上。

    这一针的酸胀感更明显些,却带着股通透的劲儿,顾远能清晰感觉到,残肢里像有股气在慢慢流动,把堵在经络里的“淤结”一点点冲开,平时阴雨天常有的沉重感,竟真的轻了。

    易东来站在一旁,看得眼睛都直了:

    “顾哥,您现在感觉怎么样?还疼吗?”

    顾远慢慢放下残肢,脸上露出久违的轻松:

    “不怎么疼了!刚才那股‘针扎感’没了,就剩下点酸胀,还挺舒服的。”他说着,忍不住又动了动残肢,眼里的惊喜几乎要溢出来,“这还是三年来,第一次不用吃止疼片就能这么舒服!”

    方言指尖捻动针尾,海龙针在残肢皮肤上轻轻颤动,他盯着顾远的表情,见对方眉头渐渐舒展,便放缓了行针的力度:“这酸胀感要是能忍受,就再坚持会儿,让气血多通一通。”

    顾远连忙点头,连呼吸都放轻了些,生怕惊扰了这难得的舒适感:“能忍!比止疼片管用多了,现在残肢里像揣了个暖水袋,连膝盖残留的骨头缝都不发沉了。”

    一旁的梁同志看得直点头,忍不住对着秦农感慨:“以前总觉得中医针灸慢,今天才算见识到,这才扎两针,顾同志的脸色都亮堂了,刚才他眼眶下的青黑,好像都淡了点。”

    秦农凑近一看,还真像梁同志说的那样,顾远原本泛青的眼下皮肤,此刻多了几分血色,连带着嘴角都有了笑意,不再是之前那副紧绷的模样。

    他笑着拍了拍顾远的胳膊:“怎么样?我没骗你吧?方言的针,比你那止疼片靠谱多了。”

    顾远正想说话,突然“嘶”了一声,不是疼,而是惊讶,他下意识想伸腿,残肢竟真的跟着动了动,幅度不大,却比平时灵活了不少,连带着假肢接口处的摩擦感都轻了。

    “方主任,我……我残肢好像抬得比平时高了!”他声音里带着激动,又试着抬了抬,这次幅度更大了些,眼里的光越来越亮。

    方言说道:

    “这才刚开始,等会儿再给你开个外洗的方子,用艾叶、红花、当归煮水,每天泡一泡残肢,能帮着活血化瘀,以后阴雨天就不会那么疼了。”

    他刚说完,安东就凑过来,手里的小本子记满了字:“师父,这方子我也记下来!以后遇到残肢痛的患者,是不是也能这么用?”

    “得看体质调整。”方言接过本子,在“当归”旁边画了个圈,“要是患者容易上火,就少放当归,加些金银花;要是怕冷,就再加点生姜。中医讲究辨证,不能生搬硬套。”

    安东似懂非懂地点头。

    方言看了一眼手表,随后对正沉浸在残肢轻松感中的顾远道:“顾同志,稍等一下,梁同志的起针时间到了。”

    话音刚落,方言已然回到了梁同志身边。

    梁同志此刻的状态与扎针前判若两人,眼周原本僵硬的肌肉彻底松弛下来,眼珠灵活地左右转动着,甚至尝试着再次向外侧看,动作丝滑顺畅,哪里还有半分“斗鸡眼”的迹象。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惊奇和喜色。

    “梁同志,感觉如何?眼球转动还有没有障碍或者不适?”方言一边检查他的眼睛,一边温和地问道。

    “没有!完全没有!太神奇了方主任!”梁同志声音里充满了激动和难以置信,“转动得非常灵活,就跟没病之前一样!而且眼睛也不干涩发胀了,那会儿针一扎进去,特别是后头那几针,我就感觉有什么东西‘咔嗒’一下松开了,现在整个脑袋都感觉轻松透亮!”

    方言点头,露出满意的微笑,但动作并未停歇。他沉凝心神,伸出手指,动作精准而稳定地落在那排寒光熠熠的海龙针上。

    他并非随意拔取,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轻柔的手法逐一操作:

    方言一手固定梁同志后颈,一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针柄,微微捻转的同时,以一种非常轻柔而稳健的提拉动作将针缓缓取出。

    拔针过程中,梁同志只感到一股细微的暖流从颈部流向肩背,带走了最后的沉重感。

    取两侧太阳穴针时,方言动作对称而迅速,同样是先轻捻后提拉,干净利落。

    梁同志感觉到针孔处有轻微的发散感,仿佛积蓄的一点余热正随针离去。

    对于手脚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