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85章 吃我一套阳谋,来自网络时代的算计(二合一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85章 吃我一套阳谋,来自网络时代的算计(二合一章) (第1/3页)

    “很好,其实我认为他们的这些条件也并不是不能接受,我们现在最大的对手还是津村背后的旧势力,《医药品公平竞争规约》的表决,是敲碎津村枷锁的第一锤,你以工厂为抵押的决断很好……但华夏人不是傻子,那个年轻的天才医师就嗅到风险了,所以才会问出那么三个问题。”

    “有些时候我们不能想着什么地方都要赢,适当的给同盟一些好处,也是为了更好的稳固我们的关系。”

    小林一雅背后的大佬淡淡的说道。

    对于接下来要做的谈判,他表现的甚至比小林一雅要积极。

    小林一雅还想着要争取一些利益,这位大佬想的是尽快的开始,拉扯的时间越久,事情越是难办。

    小林一雅想了想说道:

    “先生明鉴,抵押这件事是给中方看的投名状,更是向党内证明小林制药有背水一战的觉悟!”

    “但……东京港是您的革新派阵营主导流通改革,背靠港口的GMP工厂,津村绝无可能将汉方药铺满东京药局,而我们能做到!这才是击溃他们渠道霸权的致命一点!”

    “不过抵押给中方……这事儿我还想争取一下,数额毕竟是太大了。”

    这个抵押的东西不是大佬的,而是小林一雅的,他为了干成这事儿抵押出去的话,心里终归是有点不痛快的。

    好在大佬还是讲道理的,对着他点了点头:

    “可以,你看着来吧!”

    接着大佬又说道:

    “津村背后的旧势力正全力阻挠修订案…他们斥责这是‘动摇国本’。”

    “殊不知,真正的国本是民生!垄断导致药价畸高,民众怨声载道…这才是革新派推动此事的‘大义’!”

    说完他提醒:

    “这件事做成了,你我,都将会被记住!”

    小林一雅点了点头,大佬是点他,不要舍不得钱。

    他擦了擦汗水,然后问道:

    “中方知道我与您的股东关联。他们要求提交渠道数据和国会周报,还需要您和党派里五十人签字,这点我们做不做?”

    这件事儿现在还没做呢!

    涉及到的是大佬和背后的人,说是给钱他不心疼,但是这事儿不知道他是怎么个反应?

    本来以为触及到大佬的时候,对方会忍一手,结果大佬说道:

    “做吧!我马上通知人来签字,这些都是不用费心思的东西,股东身份本就是威慑津村的明牌,小林制药是革新政策扶持的‘样板’!打破垄断、降低药价、惠及国民,这是任何政党都不敢否定的‘政治正确’!只要你们开始实施,津村失去渠道捆绑权,它囤积的原料就是压垮自己的石头。”

    听到大佬都这么讲了,小林立马附和道:

    “是,届时华夏中医的‘拳头产品’将通过小林渠道席卷日本!津村的市场份额,便是献给您革新路线的‘勋功状’!,只是……方言提出要执政党革新派的‘书面支持’,咱们就这么给他们了?”

    大佬说道:

    “告诉他们……国会表决结果就是最有力的‘书面承诺’!只要开始合作,我亲自为小林制药与中方合作的工厂剪彩!让他们看清楚:和小林合作,就是和日本的未来合作!”

    小林一雅见到背后党派大佬已经开始孤注一掷了,他也不说什么。

    立马表明态度:

    “那我明白了,接下来到华夏去谈判,我会尽量争取利益,如果他们坚持,我会放宽条件,促成我们的合作。”

    大佬点头:

    “嗯,就按照你说的做。”

    ……

    事实上,方言他们也没闲着,趁着小林一雅还没来的时候,不光是在国内制定了计划,也在调查日本那边的动向。

    接下来就是九月一号的谈判博弈了。

    等到九月一号这天,家里的大姐小老弟小姨子,还有老爹老丈人,甚至还有正义和明珠以及日常在这边的曾毓寻,都结束了他们暑假,开始了新的校园生活。

    老爹和老丈人开着新车回了学校,大姐他们则是索菲亚用车送到了北大。

    今天的学校开学也是热闹非凡,新的一批报考的首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到了学校里。

    规模比方言他们那一届还要多一些,原因也是很简单,就是因为去年的时候方言这个全国高考最高分报考了这家学校,所以他的名字被更多人知道了。

    而且根据对方言的报道,其他人也知道原来这个学校还有这么多路子可以走,还和这么多部门有联系,之前感觉还挺冷门的学校,就因为方言时不时的上报纸和新闻,变成了热门的学校。

    所以今年的人还特别的多,至少方言知道肯定是比原来历史上的多很多的。

    当然了,这也是好事儿。

    越多的人来学习中医,以后中医的市场也就会因为中医从业者而越发的庞大。

    这年头和以后不一样,现在的大学生是社会急需的。

    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急需高素质人才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各项事业重回正轨、蓬勃发展。

    就中医药领域而言,其遭受的创伤尤为严重。

    从方言在研究院统计的全国中医人员数量来看,1959年全国中医有36万多人,到1977年锐减至24万人;中医医院数量也从1966年的371所,急剧减少到1978年的171所。

    大批中医从业者被迫离开岗位,中医医院被拆散、改造,中医理论和实践遭到批判,传统中医面临着被严重西化的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更多专业的中医人才迫在眉睫,每一位投身中医学习的大学生,都可能成为复兴中医事业的关键力量。

    蝴蝶效应的开始,是随着方言他在全国高考中斩获最高分,并报考首都中医药大学,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成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

    人们发现,原来这所学校蕴藏着诸多发展机遇,与多个部门存在紧密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