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4章 荣念晴:嗯(6k求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4章 荣念晴:嗯(6k求订~) (第1/3页)

    吕尧跟王大老板说这么多,其实本质的目的不是待价而沽,又或者像王大老板想的那样,看看将来这位王大老板能不能给他兜底……好吧,确实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但是呢,吕尧对自己的定位也非常的清晰,他做的事情和出身来历,注定了他在未来是登不上王大老板他们的舞台的。

    更别说走到跟王大老板差不多的高度了。

    像是王大老板这样的人,除了自身实力不俗外,背景,运气,甚至时代的浪潮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吕尧哪怕掌握有未来的很多信息,他自己的前世今生历练出来的,对信息的分析和深入剖析能力虽然也不差,但放在王大老板他们起舞的舞台上,仍旧是不够看的。

    即便吕尧身后有荣念晴,有上南,甚至川蜀这边的势力加持,他也仍旧不够走到河对岸。

    更别说,从河岸的这一边,走向另一边每一步都会是如履薄冰的走下去。

    吕尧觉得自己最多也就能走到智库这一步,要想从智库中走出来,成为手握实权的大佬,那就必须下基层,出功绩,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爬上去。

    这其中需要消耗的时间和心力,吕尧是认为不值当的。

    他对权力是没有那么大的渴求的,他现在所做的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将来能够安全落地,放到里,那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状态。

    以前吕尧看各种经典里所说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直都觉得很玄乎,哪怕是后来网络兴起,这些原本出现在各种宗教典籍里的术语愈发普及,很多网络作者都在用这些玄之又玄的话语来做一个高境界的设定,但真正能把这种境界说明白的,少见。

    可是现在,吕尧大概懂了。

    人类一切对于“超自然”,“超脱”的想象,都是基于人类社会本身的现象异化,想象而来的。

    那些出现在古籍里的,对于“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描述,说到底就是现实世界一切规则对“个体”都不再具有约束力,控制力,人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真正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做减求空。

    什么意思?

    不用这么玄虚的表述,用现实里实在的例子来解释,那就很好解释了。

    在《大明王朝》这部电视剧中,富商沈一石就是家缠万贯的一方大佬,对于普通人来说,他已经是飞在天上的人物了,可需要他走向灭亡的时候,他就必须走向灭亡。

    而在大明王朝那部剧中,所有人不管座次高低,实际上都是不同位置上的沈一石,哪怕是那真正坐镇金銮殿的万寿帝君,实际上也不过是高处不胜寒,一人看蟾宫的沈一石,《大明王朝》那部剧中,没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超脱人物。

    但在另一部电视剧,在《大宋提刑官》中,那个因为宋慈被一贬再贬的刁光斗,则是个正儿八经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人物。

    如果不是刁光斗最后书生意气了一把,非要跟宋慈争个高低,又或者他稍微收敛一些,那真的就是万般枷锁不加身了。

    所以说,钱赚到什么时候才算多?这位置要爬到多高才算高?你到了一重境界,自然有这一重境界的人来做你的对手,所以人要想真正的逍遥,重要的不是能走多远,爬多高。

    重要的是,你走了那么远后是不是还能找到回头的路。

    重要的是,你爬了那么高是不是能够安稳的落地。

    从未来刚刚留学回来的时候,吕尧对这些都是没有概念的,虽然他留学未来的时候因为浪荡,冲动,错过了很多机会,也挥霍了很多财富,到最后甚至混了个破产的境地,重生回来后他靠着留学未来的“错题集”,在如今取得了不错的身家。

    但他本身对人生的究极思考,终究还是浅薄的。

    这也是真真应了那句话:

    一重山有一重山的风景。

    一步阶有一步阶的思考。

    一片天有一片天的对手。

    吕尧也是在经历了那么多,思考了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