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十六章 温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六十六章 温度 (第1/3页)

    台下的苏锦听得格外认真,悄悄给徐佳莹发消息:“我爸讲得比专业课还好听,同学们都在认真听呢!”

    徐佳莹很快回复:“我就知道你爸可以,等他回来,咱们给他做他爱吃的红烧肉。”

    讲座结束后,很多学生围过来要签名。

    苏木耐心地在他们的书上写下祝福,有个学生递过来一本泛黄的《巷尾旧事》:“苏老师,这本书我看了三遍,每次看都觉得特别温暖,就像在看自己家的故事。”

    苏木接过书,在扉页上写下“愿你能在故事里找到生活的温度”,心里满是感动。

    他一直觉得,能让读者在故事里找到共鸣,就是对作家最大的肯定。

    晚上,苏锦带着苏木去了园艺社的苗圃。

    夜色里,几株腊梅苗在灯光下泛着绿光,苏锦蹲下来,轻轻碰了碰叶片。

    “教授说这几株是最耐寒的,等明年开花了,我就剪几枝寄回乌镇,插在您和我妈房间的花瓶里。”

    苏木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忽然觉得她长大了。

    以前那个总跟在他身后要抱抱的小姑娘,现在已经能为自己的爱好努力,还想着给家里人分享。

    回到酒店时,徐佳莹的视频电话正好打过来。

    她刚跟周慧聊完汉服合作的事,兴奋地说:“周阿姨答应跟咱们合作,把剧本里的汉服做成系列,还说要在上面绣上咱们乌镇的腊梅和救助站的小猫,这样既有江南特色,又有意义。”

    苏木笑着说:“太好了,等我回去咱们就开始准备,说不定还能跟秦海天的漫改项目联动,让动漫里的角色穿上这些汉服。”

    挂了视频,苏木靠在窗边,看着京大的夜景。

    他想起白天讲座时,学生们眼里的光,想起苏锦在苗圃里的笑容,想起徐佳莹在电话里的兴奋。

    这些平淡又温暖的瞬间,像一颗颗珍珠,串起了他的生活,也成了他创作的无尽源泉。

    第二天早上,苏木准备回乌镇时,苏锦递过来一个小盒子:“这里面是教授给的腊梅种子,您带回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