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七十一章 临行安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百七十一章 临行安排 (第2/3页)

分享‘苏州记忆’的经验,把江南传统工艺的活化模式介绍给更多人。”

    “还要多学习岭南文化的精华,看看能不能找到南北文化融合的新路径,为‘苏州记忆’的未来发展拓展更多可能。”

    徐佳莹点点头,从包里拿出提前整理好的岭南文化资料和论坛嘉宾简介,认真地翻阅起来。

    “我查了一下,岭南文化和江南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江南文化内敛温婉,注重细节与意境,比如苏绣的细腻、缂丝的雅致。”

    “岭南文化则开放包容,注重实用与创新,比如广绣的色彩鲜艳、针法大胆,榄雕的小巧精致、题材广泛。如果能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说不定能开发出更有特色的文创产品,比如用广绣的色彩搭配苏绣的针法,或者用榄雕的题材结合竹编的工艺。”

    “嗯,”苏木凑过去一起看,手指点在广绣的图片上,“尤其是广绣,不仅擅长绣花鸟、人物,还能绣山水、风景,色彩对比强烈却不艳俗,与苏绣的清雅脱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广绣的应用场景很广,除了传统的服饰、屏风,还拓展到了抱枕、钱包、手机壳等日常用品,这种市场化的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高铁一路向南,窗外的景色渐渐变化,从江南的青瓦白墙、金黄稻田,到华南的芭蕉绿树、青山绿水,气候也渐渐变得温暖湿润,空气中的湿度明显增加,带着一丝淡淡的水汽。

    两人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讨论着论坛的议题、岭南文化的特点,偶尔分享一些关于未来的规划。

    比如如何将岭南元素融入“苏州记忆”的新产品,如何搭建南北手艺人的交流平台,如何让“苏州记忆”的模式在更多城市复制推广,时间在愉快的交流中悄然流逝。

    十几个小时后,高铁准时抵达广州南站。走出高铁站,一股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与苏州深秋的干爽截然不同,带着浓郁的南方气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