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急急急,三个急! (第2/3页)
上起身来,苏武心情极好,这件事终于真正可以展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甚至还有意外之喜,三百多个引火雷,这得记着,说不定随时随刻派上用场。
接着苏武会见李迒……
李迒着急忙慌来,脸上还有担忧,见过之后,便着急开口问:“苏学士,没事吧?”
“什么没事?”苏武还没会过意来。
李迒是真担忧:“那刘豫之事啊……”
苏武摆摆手:“那……没事没事,算不得什么事。”
“那就好那就好!”李迒这担忧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他如今责任巨大,一边是要对苏武负责,更重要的是他身后那些京东高门,如果一旦出问题了,李迒真就成了过街老鼠。
李迒又说:“还是得你回来,你回来了就好,你一回来,便是什么事都迎刃而解……”
苏武明白李迒心中所忧,便多几分笑容在脸,直接问事情:“那煤矿之事如何?”
别的先不问,煤矿眼前最重要。
“在采了,只是采出来堆积了很多,换不成钱,都说此物会毒杀人,我与许多人说了,此物可以无毒而用,但还是没几人信我!”
李迒也难,苏武叫他开煤矿,他拿着基金的钱去干了,卖不出去,这不等着亏吗?
这事对苏武很重要,就说这天下,北方,北地,从河西四郡到甘肃陕西,从山西到河北河南,乃至到山东。
平常地方,哪里还有大木?更别说什么森林了,唯有那山里,还得是山上,才见得到林木,在陕西之地,山上都没什么林木了,河南河北,又能有什么山?
所以木材,还多从南方来运,也说那南方,许多地方,这么伐下去,只怕也烧不得几代人了。
这件事必须得变,要把森林还回来。
这是重点之一,更重要的是生产,冶炼,煤炭可比木炭好用许多,可以极大的增加生产效率。
苏武已经拿笔,寻来一张白纸,写写画画几番,又自己看了看。
一张简易草图,画完,苏武便道:“你拿此图去寻造作司,新衙门,那造作司都监名唤凌振,让他做出这个东西来,最重要的是这个烟囱,他自看得懂,以此物烧煤,定不中毒。明天,衙门里会下令,城外那些官属的铁匠作坊里,全部改用此物!往后不准用木炭!”
李迒看了看图,只管点头:“好好好,这般好,只要城外作坊都用上了,没人中毒,这东平府城内自也好说,只要东平府用的人多了,京东就更好说了!乃至往后,天下人都用此物,再好不过!”
这个进步,自也不小,虽然煤也不一定如何好,但比烧木头要好上百倍。
柴米油盐,百姓四大生活基本物资,城池里,平原上,柴都是买的,田亩里的秸秆,那也是极为重要的财产,争起来要打架。
说这些,倒也不全说苏武如何伟大,不至于此,而是苏武要赚钱,要倾销煤炭,更要倾销铁器制成品。
苏武要掌控经济与能源,自也还要为生产力的大发展打个基础。
再往后说,苏武要先在京东营造一个资本社会与资本群体,以资本来对抗那些士绅,也不一定是对抗,也可以是拉拢。
国家来日当真变革了,蛋糕得做大。
乃至再说什么蒸汽机,也不是什么真正高科技产物,最初也是手工造出来的东西而已,也不过是一次一次的试错给试成对的了。
而且,这个过程,在历史上都是民间自发,但苏武不同,他可以官方大投资去推动。
凌振这个牛马乙方,来日要做的事可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苏武要从最初,就把这个造作司做一个大规模的架构。
李迒已然赶紧去干活了,他可急,钱不能生钱,那就是要他的命。
临走之前,也说一语:“苏学士,家姐也问,不知学士这次回来,是否忙碌……”
苏武懂了,但还要见一个人。
大名府卢俊义,而今变成了密州卢俊义,密州有市舶司,卢俊义如今一心弄船运之事,与基金也是配合关系,卢俊义一会儿在密州,一会儿在东平府。
此时自就是在东平府,苏武自要见他。
卢俊义再来,他自还是江湖做派,拱手一礼,大大方方,自己也落座,自己也吃茶。
苏武也笑着相迎,问一些近况之类。
接着也说正事:“海运与河运,都还要再扩大,海船河船,都要不断去建,人手更要招,不论是两浙江南的船工水手,还是广州泉州的,不必排斥,都要!”
卢俊义头是在点,只是无奈:“兄弟,无钱难行……”
苏武嘿嘿一笑:“缺钱,你找李家郎君去说,让他那基金衙门入股来合伙,你们自去商议!”
这是生意,苏武要给钱,自也往李迒哪里给,便是要把生意上的事,都拢到一个部门去管。
乃至苏武出的船只,自也要作股份来算,卖给基金衙门。卢俊义自己花的钱,那自是卢俊义的股份。
为何非要卢俊义来做这件事呢?
因为这个时代的河运,官府只是一方面,很多时候就是江湖事。
海运,那更不必说,海军,海商,与海盗,他很多时候没什么很大的区别。
不用卢俊义,苏武能放心?
乃至船只出去了,他自己不回来了,都无处伸冤……
所以,暂时而言,他更是个江湖事,就得用江湖做派来。
选船老大,就得选家儿老小齐全的,船老大不回来,小心你全家的命。
出去了,也要能打要杀,在海上,甚至也要能抢!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
既然卢俊义最初就随着苏武横渡过渤海,那自一条道走到黑,还有谁比卢俊义更合适?
这才是苏武心中的谋算。
卢俊义听得钱的事解决了,便也直接想事情,一语来:“兄弟,真说起来,泉州刺桐港那边的海船造得比咱们这里的好!”
“那就往泉州去造去买!”苏武很认真。
“那就如此!”卢俊义是征求意见。
“还有大事!”苏武再说。
“兄弟吩咐就是!”
“我有一笔钱给你,你去江南两浙,去荆湖南北,乃至蜀地,广州泉州,你去买货,所有能买到东西,全都买!任何东西……”
苏武得了那么多金银之物,得花出去,花出去了就是实力在涨,留着,毛用没有。
“所有东西?”卢俊义着实不解这个词的含义。
“对,但凡市面上卖的,所有东西都买,但以钱粮布匹盐铁为主,其他的,自也能买都买……”
“兄弟,这是多大一笔钱?”卢俊义不能想象是有多少钱,才敢说出这样的话来。
“你只管亲自从密州押船到沧州出海口去等!”苏武其实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多少钱。
苏武其实也震惊,震惊一座汴京城,白银竟是以几千万两来算……
那些达官显贵,高门贵胄,几代人的积蓄,当真难以想象……
苏武还叮嘱一语:“要亲信之人,生死在手之辈!有多少船就带多少船,且一次许还运不完,来去多走几趟,先运到京东来,先运到梁山水寨去存放。你再分批往各地去运去买……”
“我明白了……”卢俊义此时此刻,竟也有些心慌了,这到底是多少钱?
“兄长速速去办!”苏武点头,这是苏武此时此刻的命脉。
卢俊义起身来,出门去,一时脚步竟也似乎有些虚浮……
见完卢俊义,苏武起身往衙门外去,竟又是黄昏日暮。
陡然又想起一首词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孟娘正店也正忙碌,说是有什么诗会,京东士子争相而来……
如今,京东许多士子,竟有很多真就搬迁到了东平府来住,城内的房租,也水涨船高。
程万里在京东,真问他自己为东平府做了什么事?那就是扩城,女真人当真退了,城墙开始在外扩……
房地产而已……
京东文人多聚在东平府,这种聚集效应,显然李清照的原因很大。
范云随着苏武在走,往孟娘正店去,也说李清照的事:“相公,那位易安居士近来,说是开了一个什么学社,末将也不懂得这些,只听说是叫做京东学社……”
“教书育人呐?”苏武问。
“那倒也……我也说不清楚,说教书育人吧,也对,有时候也有人在那里开什么课,但也不是那般学子进学之处,也没有固定的学生朝去晚归……”
范云是真说不清楚。
苏武倒是理解不少,明白过来,就是一种论坛性质的结社,有时候自也交流学术学说,有时候也有名士大儒来讲学,有时候就是诗会之类……
一个不那么严谨严格的文人组织。
这东西,苏武来想,想的就是政治了,其实挺好,不是正好琅琊郡王府缺少官吏人手吗?
以往都是托着家族宗氏关系,一个一个去找去发动。
而今这些人聚在了一起了,倒也省事不少。
李清照……
只管入了孟娘正店,往里走,再往右,苏武也到处打量,还真有一种曲径通幽之感,说不尽的雅致。
这里早已不是昔日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