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13 先搞核心机,部队让步,吴仲华任总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13 先搞核心机,部队让步,吴仲华任总师 (第2/3页)

了!”

    虽然是抱怨,尤利华却从他口中听出了浓浓的炫耀意味。

    “对了,你不是在学校?怎么回来了?”

    李瑞炫耀完了后,也没给尤利华泡茶,直接问他来意。

    按理,现在的尤利华应该在哈工大。

    “还不是谢威弄出来的事儿,我刚回来,想要从您这边了解一些情况……”

    为什么不问谢威?

    尤利华感觉谢威对他根本就没实话。

    要是有实话,也不至于谢威跑到首都来了没两天,龙耀华专门把尤利华给叫回来。

    “别提了,一开始我也不知道,也是这两天上面问才清楚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直接搞专门的涡扇发动机,而是要搞核心机……你也不用去考虑太多,谢威提出的即使不理解,支持就对了……”

    “……”

    尤利华感觉白跑了一趟。

    李瑞对谢威,比张鸣秋跟刘德宝还更没原则。

    “什么我要求的?”

    听着尤利华的话,龙耀华不解地问道。

    “告诉了谢威涡扇-6的实际情况,也专门带他去703所了解那边燃气轮机的研制问题,原本指望他把所有的相关技术整合起来,哪里知道他要搞什么核心机……”

    尤利华把自己了解到的原原本本地向龙耀华做了汇报。

    “关于总工人选,之前他说没有?”

    尤利华摇头,“没说,只是拿出了一份名单,说是需要这些人……”

    得!

    问尤利华也问不出来什么。

    “在这之前你对全国航空发动机的研究都有深入调查,说说你的看法?”

    龙耀华随口说道。

    “国内航空发动机研发项目多,涡喷由于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仿制+改进的路线,所以经验相对丰富,不过缺乏设计经验,材料方面跟国外也有很大差距;而涡扇发动机的研发,不管是仿制还是自研,全部都是一团混乱。涡扇-6的设计依然走的是涡喷改涡扇的路子,感觉即使改下去,也不会有任何意义,这点谢威明确提出来了。”

    尤利华并不知道自己的这番汇报有多关键。

    空军急需一款动力强劲的涡扇发动机是不争的事实,正在研制的各种先进机型,基本上都没有能配套的发动机。

    研究核心机,时间长。

    经费有限。

    空军支持搞核心机,需求也不能搁置啊。

    “如果搞核心机,有把握吗?”

    龙耀华皱着眉头问道,“大概需要多少经费?”

    时间!

    经费!

    都是部队目前欠缺的。

    “核心机我们都没搞过,是否有把握谁都说不清楚,不过,这次哈工大准备把全国所有的燃气轮机、涡扇发动机甚至涡喷发动机的技术资料整合起来,这也是他提出从各个发动机研发团队抽调核心骨干的原因……”

    “这样啊?”

    龙耀华听完,原本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一些,“看来他们早就在做准备工作啊。如果先搞核心机,十号工程的发动机怎么办?”

    十号工程,虽然目前没有设计指标,但是所用的技术,无一不是目前全国最先进的。

    是否能成功,部队方面都不知道。

    不过,任何一个分支项目的研究,对于目前各个战机项目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项有了成果,都能让国内战机的性能有很大幅度提升。

    不然,部队高层怎么会同意往这项目里面投入?

    高层更多的考虑是这些项目的投入能带来多少技术的提升,对整体科技水平的作用。

    “谢威提出战机设计所需的发动机,直接采用核心机+技术验证机的路子,这样不仅能减少经费,也能加快速度。前面几年,主要工作应该都是探索理论基础……”

    “十号工程可是要进入正式研制!”

    “涡扇-6按照吴仲华教授的三元流动理论进行修改……”

    这些都是谢威拿出来的解决方案。

    即使在知道涡扇-6问题重重,谢威依然坚持要在涡扇-6的技术成果入手。

    “他说涡扇-6没有理论设计基础……原本哈工大的银河一号是计划一开始用于导弹相关的模拟计算,在十号工程正式启动后,谢威让刘德宝又从国防科大订购了一台,目前即将交付的银河一号先用于十号工程跟核心机项目……”

    尤利华想了想,觉得应该告诉龙耀华哈工大为十号工程跟核心机的研究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

    部队不可能拨款给哈工大采购银河一号的。

    一台银河一号,还是由哈工大下属的沪市无线电14厂提供数据处理器,哈工大也得支付1200万的成本。

    “他们一下搞两台?”

    龙耀华都震惊于哈工大在超级计算机采购上的大手笔!

    目前,全国运算速度最快的银河一号,就研制的国防科大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