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章 一人灭一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60章 一人灭一国 (第3/3页)

知道他不喜欢这个战略,当即提出自己的意见。

    “陛下,臣听说吐蕃赞普年纪幼小,权臣禄东赞把持朝政,可效仿长孙晟分裂突厥之策,离间吐蕃君臣。”

    李治心中一动,目光看向程知节和尉迟恭。

    “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程知节道:“吐蕃人敢派细作来长安,咱们也可派细作去吐蕃,这叫来而不往非礼也,臣同意英国公的意见。”

    尉迟恭心中其实更赞同苏定方的法子,不过他也瞧出皇帝不喜,便道:“老臣也附议英国公的办法。”

    李治点了点头。

    武则天时期,郭元振就是用的反间计,杀死钦陵。

    吐蕃自松赞干布死后,就一直有君弱臣强的局面,正适合使用反间计。

    奇计需要正谋辅助。

    大唐的正谋就是刚刚击败西突厥,兵锋正盛,以强大武力作后盾,任何奇谋,都容易成功。

    “好,就依李卿之谋,此事可由兵部和内领府一同负责,由李卿负责主持。”

    李勣拱手道:“老臣领旨。”

    这时,王玄策终于开口道:“陛下,臣以为苏将军的提议也可操作,与天竺、六诏等国联手,交换情报,也能更好的使用离间之策。”

    李勣道:“老臣也以为可以联手天竺、六诏等国。”

    李治点点头,道:“王卿,你把天竺的情况,和大家说一下吧。”

    王玄策道:“回陛下,天竺眼下是分裂状态,战力不强,如果吐蕃攻击他们,很容易被攻陷。”

    汉书中就曾有过记载,说身毒暑热,民弱畏战,弱于月支。

    况且王玄策一人就消灭了天竺最强大的国家,已经能够说明情况。

    “王卿,朕听说玄奘大师西行时,就去过天竺,他说当时有一个戒日王朝,统一天竺,又是怎么回事?”

    “回陛下,是这样的……”

    其实王玄策前往天竺,就是因玄奘从天竺返回,带有戒日王的国书。

    大唐礼尚往来,才派使节去天竺。

    结果运气不好,王玄策刚抵达天竺,戒日王就死了,被手下大臣窃取王位,导致天竺重新分裂。

    那些分裂的小国家,都知道大唐威名,各自奉上珍贵礼品给王玄策,向大唐示好。

    叛王大怒,派人劫掠大唐使节团,王玄策随行之人大多被杀,只带着副使蒋师仁得以逃脱。

    两人商议后,都觉得这样回去没法向太宗交代,于是来到吐蕃,以大唐名义,发檄文征召军队。

    当时松赞干布还在,吐蕃依然臣服大唐,默许王玄策征调吐蕃兵。

    另外,也有七千泥婆罗兵,主动应征。

    王玄策和蒋师仁带着这一万多外籍军团,杀回天竺,沿途又有很多天竺小国附庸。

    王玄策率军攻破叛王都城,蒋师仁活捉叛王阿罗那顺,天竺大震,五百八十多座城邑投降。

    王玄策把俘获的叛王及王妃、子嗣等,俘虏的男女一万多人、牛马二万余送到长安献俘。

    顺便也带回一个天竺方士。

    唐太宗也没想到他带着三十多人出去,俘虏一万多人回来,册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领鸿胪寺少卿。

    后来他又因天竺方士之故,贬为鸿胪寺主簿,一直受到排挤。

    王玄策将戒日王朝的情况说明后,补充道:“陛下,天竺人虽不擅战,但将他们联合起来,也能成为一股制衡吐蕃的力量。”

    李治瞧出他的想法,道:“你想再去天竺?”

    王玄策双眼通红,道:“陛下,请让臣去吧,臣定竭尽全力,让天竺诸国,为我大唐所用!”

    王玄策今年才四十多岁,两鬓就已斑白,可见他这几年来,过的颇为抑郁。

    李治凝视着他,道:“那好,朕复你朝散大夫之职,再任命你为右武卫将军,准你带领一支使节团,再往天竺,联合各国,对抗吐蕃!”

    王玄策大喜,跪倒在地,重重叩首道:“臣谢陛下信任,定肝脑涂地,不负使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