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筹备南征 (第2/3页)
匹。
这样的八千精锐,放到此前的中原诸镇,可以养镇兵两万甚至更多。
这些兵卒,年纪从十七八到四十五六不等,皆是跟随张议潮、张淮深、刘继隆等人在河西、西域南征北战的精锐。
看过他们,张淮深志得意满的点头,随即看向身旁李明振:“我军八千,算上于阗和仲云两国的五千兵马,讨平天山以南的回鹘诸部轻而易举,你不必如此紧张。”
李明振汗颜,他紧张的不是张淮深打不打得过,而是后续的治理问题。
在他看来,哪怕没有仲云和于阗的兵马,张淮深也能一路横推西去,但打下是一回事,治理是另一回事。
这么想着,他只能寄希望于刘继隆身上,期待刘继隆能多给他们些支持。
“殿下,既然如此,下官便去牙帐书写奏表了。”
“去吧!”
张淮深没有挽留,此刻的他,似乎已经想到了自己带兵收复疏勒,引得举国震动的场景。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李明振连忙去牙帐写了份近千字的奏表,而后又写了两千余字的手书。
写完这些后,他才派快马加急送往了洛阳,而快马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昼夜不停的往洛阳疾驰而去。
得知刘继隆不在洛阳,快马又匆匆赶往河阴,这才赶在腊月初将奏表与手书送到了刘继隆手中。
“这位张殿下,还是一如既往的一意孤行啊。”
放下手中奏表,刘继隆这才饶有兴致的将李明振手书拆开,而那快马则是忐忑不安的坐在椅子上,旁边曹茂起身亲自为他倒了杯茶。
“多谢曹都督。”
“你认得某?”
曹茂有些诧异看向他,毕竟别说普通的归义军,便是昔年山丹城内的老卒都不一定能认得曹茂。
对此,此人则是说道:“家中阿耶是昔年山丹的老卒,家父曾说过,殿下身旁有一郎君姓曹。”
“刚才院外的兵卒称呼您为曹都督,小卒这才猜到了您的身份。”
这青年快马恭恭敬敬的回答,刘继隆听到来人竟然是山丹旧人之子,也不由侧目看向他,询问道:“你唤何名,你阿耶又唤何名?”
“小卒唤郭岳,家中阿耶唤郭叔子,是昔年山丹军第二团麾下的伙长。”
郭岳不太觉得这位高高在上的汉王殿下会记得自家阿耶,尤其是在看到曹茂一脸疑惑的表情后,更是觉得如此。
只是不等他主动找补,便见刘继隆爽朗笑道:“吾记得,是福禄县的郭叔子,算起来他应该也年过半百了。”
郭岳没想到自家阿耶那样平平无奇的人,竟然还能认识高高在上的汉王殿下,并且还能让对方记住他。
“殿下说的没错,家中阿耶确实五十有三了。”
郭岳按耐住心中激动,强压着心情恭敬回答,却见刘继隆前倾身子,高兴询问:“他还好吗?如今官职如何?”
昔年刘继隆在山丹练兵不少,尽管最后愿意跟随他东征的弟兄不算多,但山丹的老弟兄,他还是都有印象的。
郭叔子尽管平平无奇,甚至于刘继隆都回想不起来他的样貌,但他依稀记得有这么个老实木讷的兵卒。
“阿耶……”郭岳脸色有些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阿耶随交河王征焉耆时断了脚掌,如今在福禄家中忙于农务……”
郭岳的话说完,刘继隆脸上表情顿时僵硬,堂内顿时陷入寂静。
刘继隆并非因为郭叔子一人如此,而是转瞬间想到了昔年的归义军老卒们,以及那些伤残在家的河陇新卒。
当然,他也猜到了李明振似乎是准备用人情来捆绑自己,以此来为张淮深和安西谋得更多的人口和钱粮。
不得不说,李明振有些心机在身上,有他帮助,确实能省去张淮深不少精力,也能让刘继隆少为张淮深担心些。
只是李明振多少有些小看他刘继隆了,哪怕他不玩这些小手段,刘继隆也不会坐视西北而不管不顾。
“吾知道了,你且下去好好休息,好好在河阴县逛逛,几日后吾便手书让你送回西域。”
“小卒领命!”郭岳姿态极低,刘继隆则是颔首示意曹茂送他下去。
待到曹茂送他离去后返回,刘继隆已经重新看了遍奏表和手书,随后才说道:“今岁刑部及大理寺在册的犯人有多少?”
“殿下稍等。”曹茂转身去书房翻找起来,不多时带着文册走出书房,双手呈上道:“在册犯人有八千六百五十二人,其中四千三百余人都是在各镇闹事的兵卒,余下还有贪腐的官吏。”
“除此之外,还有州县上的三千多名犯事百姓,若是要牵连,起码可以牵连出两三万人迁徙西域。”
曹茂已经猜到了李明振和张淮深所求,无非就是钱粮和人口。
“尽皆发配西域,往后数年亦是如此,不可改变。”
刘继隆果然答应了发配人口去西域的事情,同时又看向曹茂说道:“入冬以来,秦岭淮河以北皆有薄雪,想来今年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各州县趁着此次薄雪,要多多挖掘水井,营造河渠,莫要等到来年干旱才知悔恨。”
“陇右常平仓内收有一百五十六万石粮食,起运五十万石前往关中,另从凉州起运三十万石,以都督府五千兵马向东运往河西,军队留驻甘州,粮食交付甘州刺史酒居延运往龟兹。”
“是!”曹茂颔首应下。
从凉州起运三十万石前往龟兹,起码需要动用五万民夫和近十万挽马骆驼,耗费三个月才能运抵西域的龟兹。
曹茂略微估算,所谓三十万石粮食,其中得掺杂十万石豆来供骆驼和挽马食用,再算上民夫所需。
三十万石粮食,哪怕以转般法进行转运,运抵后的粮食恐怕也不过只有六七万石了。
虽然看似不多,但也足够养活被迁徙而去的罪犯大半年了。
如今北方大旱,刘继隆得做两手准备,不可能全部支援张淮深,如此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
“殿下,这是张武的奏表。”
眼见刘继隆说完了西北的事情,曹茂也趁势递出了刚刚收到的奏表。
刘继隆接过奏表,简单翻阅起来,内容与他所想差不多,祐世隆攻占泸津关的计划再度失败。
这次不等张武赶到前线,祐世隆便已经退兵撤回了牦牛水南岸。
这次过后,祐世隆的威信将进一步降低,大礼内部矛盾也将继而加重。
“敕令,以张武守土有功,检校特进、兵部尚书,赏赐蜀锦千匹。”
“遵令!”曹茂颔首应下,随后令人起草敕令,发往洛阳而去。
待他做完这一切,刘继隆才继续开口道:“剑南道粮食东运情况如何?”
“已经开始采买粮食,征募船只及民夫了,最快二月份便能将第一批粮食运抵淮南。”
曹茂回答着问题,刘继隆听后起身走到书房,书房内摆放有沙盘。
沙盘以长江分为南北,但高骈占据了淮南西部的江北八州,且江汉平原上的汉川和汉阳二县也在高骈手中。
可以说,最利于汉军和高骈决战的地点便是这江北八州,而这江北八州也是最利于高骈北征的起点。
“江东两浙的情况如何,高骈可曾更进一步?”
刘继隆询问曹茂,曹茂则是上前观察沙盘上的情况,确认无误后才说道:
“高骈如今拿下了温州,董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