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2章 24小时首订数据出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22章 24小时首订数据出炉 (第3/3页)

数据报给电话那边的黄清雅。

    黄清雅:“比你预计的好像高了一千多?”

    曹胜嗯了声。

    昨晚曹胜预估的24小时订阅人数在4000左右。

    没想到最终的24小时订阅人数超过了5000.

    这自然是意外之喜。

    黄清雅:“呵呵,这么看来,你这本书的数据应该能更快涨上去了,对吧?”

    曹胜又嗯了声。

    黄清雅:“那你估计这个月应该能涨到什么程度?”

    曹胜:“不好说,要看接下来起点会给我安排一些什么样的推荐位。”

    根据他的经验,作为上架后的作品,如果网站安排的推荐位不给力,或者长期不安排推荐位,作品的曝光度就会严重不足,订阅数据能稳住不掉就很难了,想涨上去……难比登天。

    反之,如果网站安排一个又一个效果很好的推荐位,那订阅数据就有可能像坐火箭一般快速蹿升,一个月涨几千均订都有可能。

    黄清雅:“你估计一下呗!大概能涨到什么程度?”

    曹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月月底的时候,章节平均订阅应该能有七八千吧!”

    黄清雅哦了声,并没有什么震惊的情绪,轻笑一声,说:“那就祝你如愿吧!加油!”

    对她来说,七八千的均订,确实没什么好惊讶的。

    因为她并不知道网文在网上的平均订阅达到七八千,难度大到了什么程度。

    她不知道原时空起点刚推出付费阅读的10年内,起点每个月平均订阅能过三千的作品,往往就那么几本。

    一年下来,平均订阅能超过三千的,也就那么一百本左右。

    所以,那时候起点定的精品频道收录标准是:上架后的字数超过20万字,平均订阅超过3000.

    那个时代,无数作者的梦想都是写一本能达到精品标准的作品。

    很多人写书多年,都写不出一本能达到3000均订的作品。

    平均订阅七八千,曾是大部分大神级作者都达不到的目标。

    所以,要等黄清雅自己的作上上架后,才会渐渐意识到平均订阅达到七八千,有多难。

    ……

    莫离,是某空的一位主编。

    今天上午,某空的老板就是问他起点的订阅情况。

    在老板询问之前,他就因为自己好奇,而吩咐手下的责编向起点的编辑打听起点第一批上架作品的订阅数据。

    没问到之后,他也没放弃,又吩咐责编去私下询问起点第一批上架作品的那些作者订阅数据。

    在老板询问这个问题之后,他更来劲了,不仅吩咐手下责编继续询问其他上架作品的作者,甚至他自己都亲自上阵,不厌其烦地申请添加第一批上架作品作者的qq号。

    每成功加上一位作者为好友,他就发私信询问对方上架作品目前的订阅数据是多少?

    以书迷的身份询问。

    用的也是关心的口吻。

    如:“作者大大,我是您的书迷,刚刚给您订阅支持了,不知道您这本书现在的订阅人数有多少了?能截图给我看一下吗?”

    这样的信息发过去后,他一般还会将自己的订阅截图发过去,证明自己真的订阅支持了对方的作品。

    于他而言,订阅一章对方的作品,只需要几分钱而已,小意思。

    但却能成功让对方相信他是真的支持对方的真书迷。

    这个时期的网文写手,大部分都是思想很单纯的宅男。

    并没有什么戒备之心。

    遇到自己的书迷询问自己作品的订阅数据,一般随手就截图一下订阅数据发了过去。

    如此,次日快中午的时候,莫离成功收集到第一批上架作品中的大部分订阅数据。

    包括老猪《九子》的订阅数据。

    让他有点遗憾的是——没收集到最受关注的《国术演义》的24小时首订数据。

    即便如此,他还是决定做一个起点第一批上架作品的首订数据列表,放出去,供业界了解。

    他一边制作这个列表,一边吩咐手下两名责编,“你俩继续联系中原一点灰,争取问到他新书的订阅数据,不行的话,小肖,你在网上找几张美女照片发给他,就说那是你的照片,自称是他的书迷,试试能不能敲开他的口,嘿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