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八章 俞邵的拔群之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三十八章 俞邵的拔群之处 (第2/3页)

往的战绩,应该当之无愧是超一流棋手,可是俞邵之前的拔群,是建立在每一手之上、每一个定式之上,每一个理解之上的!

    而且,这一点甚至拔群到了无人能望其项背的程度。

    俞邵的拔群,可以通过磨砺棋艺、不断学习追赶,可是其他人的拔群,却很难追赶。

    当然,在俞邵那么多棋谱之中,有一盘棋不太一样。

    那便是国手战中,俞邵和蒋昌东的最后一盘棋。

    那一盘棋中,那种简明扼要,顺水推舟、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下法,妙入精微,通过大势压人,以平和而见韬略,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那应该只是突然的灵感爆发,妙手偶得的一局棋,这在职业棋手之中,并不稀奇,不能仅仅以这一盘棋,作为衡量棋手的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网上对于“俞苏之争”中,即便苏以明如今和俞邵的对局中,如今明显处于劣势,但还是有那么多人看好苏以明。

    因为苏以明的拔群之处,非常之多,首先不拘泥于角的实地,而专门在广阔的棋盘上经营中央模样,气魄惊人,想象力恢弘。

    对大场的敏锐感觉和对攻击的熟练驾驭以及依托厚势攻击和吃棋等,即使像傅书楠这样的治孤高手也被其“围而歼之”。

    善于发挥厚味的非凡潜力,在后半盘极难定型之处才能非凡,在劣势之下,缠斗功夫也是难有人能与其比肩,后半盘韧力极强,顽强的令人瞠目!

    这些,是苏以明远胜其他顶尖棋手的地方。

    但是如今,似乎不一样了。

    吴书衡能无比清晰的感觉到,在刚才那一盘棋局之中,白棋从始至终,都迸发着一种独属于它的灵光。

    在复杂激烈的盘面下,常有惊天奇想,所以常另辟蹊径,剑走偏锋,并且行棋从始至终贯穿着一种酷烈的压迫感,追求极致的效率,以至于有些冰冷!

    善于弃子、发挥死子的借用、利用薄型的效率、以调和的手法紧迫对手,对于大场和急所的判断更是精准到无以复加!

    作为道场出身的职业棋手,他从小打谱,至今打过无数的棋谱,却从未在任何棋手的棋谱之上,有过相同的感受。

    这种感受甚至让他有一种,面对俞邵之时,只要盘面变得复杂激烈,那么盘面就会彻底失控,由俞邵掌握局势的感觉!

    “刚才那一盘棋,俞邵并没有显露出任何曾经未曾显露的围棋理解……也就是说,那一盘棋,对方完全和俞邵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最终却还是被俞邵击溃到投子了!”

    吴书衡愣愣看着俞邵的背影,悄然攥紧了拳头。

    “相比于一年前,我当然强了很多很多……但是,我和俞邵之间的差距,却似乎反而变得更大了。”

    “他,还能继续往前走多远?”

    ……

    ……

    吴芷萱和吴书衡并非凤凰杯的参赛选手,住处只能自己想办法,所以晚饭吃过烧烤之后,俞邵便和二人分别,独自一人回到了住处。

    等他回到住处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

    “装修挺不错。”

    俞邵打量着这间棋院给他安排的小楼,目光有些惊异。

    这是一间装潢古典雅致的小楼,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淡香,在靠窗的地方,还特意设有一张实木的四脚棋桌,棋桌两侧摆着两个蒲团。

    俞邵想了想,走到了棋桌前,在棋桌一侧坐下,打开棋盒盖,夹出棋子,一颗接着一颗的落下,开始复盘起来。

    没过多久,俞邵便将今天这一盘棋一子不差的完整摆了出来,望着棋盘,陷入了沉吟。

    今天这一盘棋,虽然是大胜,但是他赢的相当棘手,对面那个青年所显露出的棋力,让他都一度感觉到了压力。

    虽然不知道今天和自己下棋的那个青年是谁,但是青年在日本棋手之中,应该也不算最强的一档,毕竟俞邵对于日本棋手多少也有些了解。

    在日本,最强的那几个棋手,基本都是三四十岁,日本棋界甚至有说法是,一个棋手的棋力,大概在四十岁左右达到顶峰。

    “难怪日本棋界能列于世界前二,这个水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