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三章 红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三章 红烛 (第1/3页)

        宣德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白露,宜嫁娶、冠笄、祭祀、祈福、求嗣、开光、出行,忌伐木、上梁、修造、动土、开市。

    杜氏昨儿晚上就在庄家的客院歇下,今儿一早便陪着文竹沐浴更衣。天刚刚亮,全福人卢夫人便应邀而至。

    被人安排着坐在镜台之前,由着卢夫人给自己梳头,插戴,待按规矩弄完,卢春菱便急急的带着小丫鬟端了一碗汤羹进来,又嘱咐吃半碗即可。文竹早听杜氏说过,这一折腾,不知道何时才能吃上东西,便将那碗带了红枣、莲子的汤圆吃了个干净,只剩了小半碗清汤。

    见着文竹胃口这样好,杜氏也放了心,这才又细细的描眉画眼,又由琉璃和水兰服伺着换了大红的嫁衣。

    乳白色的中衣,大红鞠衣,百花裥裙,最外面的是真红对襟大袖衫,玉带蟒袍,穿上大红绣鞋,头戴缨络垂旒彩冠,通身的艳丽。对着镜匣,文竹只看到一个满身红绸,满头金玉的女子,好像戏台上的娘娘,似乎都不认得自己。

    窗外,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映的文竹的脸色也如嫁衣一般,连着昨晚抑郁的心情也转而好了起来。有什么,又不是龙潭虎穴,虽离了庄家,大仇不能得报,但只要自己平平安安的,把日子过好也就是了。

    吉时刚至,段明熙便穿着一身大红礼服到了庄府。

    文竹坐在炕上,只听得“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不一会。水兰和芽儿便跑了进来,将红盖头盖上。又引了文竹出屋子。琉璃等人,则带着小丫鬟们,又稍带着箱笼行李,另坐了马车过去。

    待到了主院堂前,文竹只觉得周围满是人,不觉得有些头晕,扶住了琉璃才好了些。又有喜娘从琉璃手中将文竹扶过来。

    只听得庄崇礼轻咳一声,俨然吩咐,“往之女家。以顺为正,无忘肃恭。”

    这都是礼俗惯例。文竹父母皆不在,在这京中的长辈也就是庄崇礼与陶氏。由喜娘扶着向庄崇礼一拜,又只听得陶氏略放低了声音道,“必恭必戒,夙夜以思、无有违命。”

    这就是临出阁前的庭训,自有人递了一条红绸过来,在满目的红里,她手牵红绸。慢步出阁。

    文竹盖着盖头。看不清周围的形式,只觉得头晕,昨儿个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今儿怎能不头晕。正想着,突然胳膊突然被人掐了一把,疼的钻心,她呻吟了一声,方想起是要哭轿的,便装着哭了起来,好在有盖头,没有泪水也无妨。

    坐进了花轿,文竹才松了口气,轻轻揉了揉被掐疼的胳膊,心里骂着喜娘太过认真。轿子便被轿夫抬起来,鞭炮声响得更密集了,锣鼓也敲起来。

    喧嚣中,轿子摇晃了一下,开始往前走。

    随着一声声的赞礼声,文竹知道自己出了渐渐出了庄府,往街上走去,然后鞭炮声渐渐听不到,只余锣鼓声。

    她真的嫁出去了,只是心中突然千般感触,重生了一回,又托着贵妃娘娘的赐婚,才将自己嫁了出去。她突然间很是想念祖母,那个重生后最疼爱自己的人,毫无预兆的,眼泪流了下来。

    不知道走了多久,她听到有人喊着:“来了,来了……”

    随即是震耳欲聋的炮竹声,把锣敲的声音都盖住了。未几,喜娘扶文竹下轿,透过盖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