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荐名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荐名额 (第2/3页)

知政堂任命,然后其他五名中低层官员,可以由范詹事提名推荐,然后由吏部任命。”

    “我能推荐五人?”

    范宁倒有点意外之喜,这件事还没有听说过,吏部居然肯放权给自己。

    “这是天子的意思,我们吏部也只能照办,天子对范詹事还真是圣眷正隆啊!”

    范宁心里明白,这是要给赵仲针构建班底了,等赵仲针成年后,这批官员正好成长起来,不过消息如果传出去,自己就有得头大了。

    赵概随即起身告辞,他要去见梁王赵仲针,传达天子口谕。

    范宁坐在桌前,考虑着自己要推荐人选,苏亮和李大寿肯定要的,苏亮在长洲县的任期差不多满了,李大寿任太常丞,两人都能直接调来。

    本来范宁还像考虑蔺弘和董坤,但他随即放弃了,他们虽然是自己师弟,但理念未必和自己相同,而且都是平江府帮,也不太好,有苏亮和李大寿就够了。

    像陆有为和段瑜,前年才从太学毕业,两人皆出任从九品的太学助教,刚刚才踏上仕途,资历还差得远。

    范宁又想到了自己最得力的助手余孝年,余孝年也从鲲州回来了,现任扬州知事,可以把他推荐给赵仲针,冯京也是一样,富弼这条路子要抓住。

    韩琦的长子韩忠彦,大宋名臣,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现任开封府判官,从六品,可以调来东宫。

    余孝年和冯京都是五品以上,推荐给赵仲针,五品以下的官员现在有苏亮、李大寿、韩忠彦三人,还需要两人。

    范宁想到了苏轼兄弟,苏轼在三年前考中制科第三等,轰动朝野,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前途无量。

    相比之下,兄弟苏辙虽然在制科上考了下等,但他没有出仕,而在京城侍养父亲,情商比他兄长更成熟,而且他后来可是做到宰相的。

    范宁又写下了苏辙的名字,还有范纯仁,年纪虽然不小,但他为父亲守孝三年,现在还是从七品秘书丞。

    范宁的五个名额已经满了,赵仲针的名额他也想到了两个,范宁想了想,便起身向崇文馆而去。

    范宁抵达崇文馆时,王概已经告辞走了,赵仲针还坐在书房桌前发呆,他见范宁进来,连忙道:“詹事来得正好,快坐下,帮我参详一二。”

    “可是五个高品名额?”范宁笑问道。

    “正是!”

    范宁在赵仲针对面坐下,问道:“殿下有没有人选?”

    “我考虑从高、曹两家各选一人,詹事觉得如何?”

    这个想法范宁赞同的,虽然高、曹两家并没有杰出子弟,但他们代表军方势力,这个态度还是必要的,范宁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