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旧识 (第2/3页)
来。
喜宝便抿着嘴‘唇’,一一为刘老头儿介绍。
朱棣从‘门’口进来的时候,看见的便是老刘头儿缠着努力喝粥的喜宝不断的问问题,喜宝眯着眼睛笑嘻嘻的喝两口粥,等到老刘头急的吹胡子瞪眼睛了,才慢条斯理的说两句。
他抿了抿嘴‘唇’,便对喜宝和刘大夫道:“准备启程了。”
两人立即收拾心情,站起身跟着朱棣往外走。
那刘大人和刘夫人忙又跟喜宝道别答谢,语气也十分客气和尊敬。
朱棣扭头朝着身后几人看了几眼,一个小姑娘,能得到刘大人和刘夫人这般对待,已经是不易。再瞧喜宝,却还是一副很理所当然的模样,她似乎只想到了作为大夫救人该得到好的对待,却忘记了她不过是个平民,刘大人哪怕是被救之人,也到底是个官老爷。
转过头,朱棣迈着大步子率先而去。
那刘大人和刘夫人便纷纷与朱棣告辞,喜宝转身时,刘夫人还在朝喜宝眨眼间。虽然有些上年纪了,却还保留着这样乐观开朗的个‘性’,想必刘大人待这位夫人很不错吧。
喜宝怀着这样的想法,跟着朱棣走出小客栈,上了自己的马车。
杜鹃进了车厢后,便忍不住八卦道:“听说这位刘大人跟曾经那位叱咤一时的诚意伯有些远房亲戚关系呢……不过据说很远了。”
“诚意伯?那不是刘伯温?”喜宝忍不住低声好奇问道。
杜鹃立即兴奋的点头,随即又摇头,“都是大官儿,小姐,我家里也姓刘呢。”
喜宝扑哧一声笑,看着那小丫头那副与有荣焉的模样,忍不住开口调侃道:“我娘也姓刘呢,看样子,咱们还有点儿亲戚关系来着。”
杜鹃听了咯咯直笑,两个小丫头在马车里说笑,听在马车外随行人的耳朵里,便也是一番温暖迤逦。
……
朱棣不爱说话,路上他们在驿站停下吃喝,他从来都是独自一人,朱高炽更加沉默少言,若不是留下住宿,他甚至都不下马车。
一路上,喜宝一句话都没跟朱高炽说上,这位大儿子跟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可真是一点儿也不像。
朱高炽看起来很沉默,人也更稳重谦逊的多,对父亲的话惟命是从,朱棣一个眼神,他甚至就好像能看出父亲的需求一般。
能看出来,朱棣虽然对儿子的胖和维诺不那么喜爱,但是却很欣赏儿子的沉稳和那份隐藏在谦逊里的睿智和果决。
之前因为一起赏梅而积淀下来的尴尬,随着一路上朱棣的沉默和疏远,终于渐渐消失了。
喜宝又变得自得其乐。又变得轻快起来。
马车停下来,大家准备吃食的时候,喜宝就拉着杜鹃去堆雪人赏景,杜如林便成了她们两个的小保镖。
路上实在无聊时,喜宝还会跑去刘大夫的马车里,在那马车内的几个大‘药’箱中翻箱倒柜,然后跟刘大夫一起探讨每一种‘药’材的用途。
更无聊时,喜宝救下了一只即将成为大家腹中餐的小麻雀——护卫本来要摔死它然后烤了吃的,摔在地上的几十只麻雀里只有这只还在扑腾,喜宝一时不忍心。便用手帕包起来,养在了马车里,每天喂些煮烂了的豆子和水。小麻雀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