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敲打杨仪 (第2/3页)
深知诸葛亮心思,心里倒也不惧,但他也明白,今后杨家还是得低调行事才行。
“若是这样我就放心了,可主公为何又让我带话给你,让你要有宰相的肚量,难道我们这位主公还有建国的野心?”杨颙有些费解的问道。
“当今汉室垂危,荆州沃野千里,又有长江天堑,更是用兵之地,主公如今雄踞江夏,若没有建国称霸之心,与刘表之流又有何异?现今江东孙氏内乱不止,北方曹操一心稳定河北局势,正是主公崛起荆州之机遇,只要抓住机会,不出三年,荆州必落入主公之手,到时主公南与东吴孙氏联盟,北驻大军抗曹操,西取益州为基业,此大业可成矣。”杨仪不是一般的贤才,而是有大才干的人,他能提出这番理论,也说明了他举族来投诸葛亮,并不是因为脑袋发热,而是确实看到了诸葛亮的发展前景。
“兄长,那你的意思是主公并不是对你有意见,而是认为你有宰相之才,所以要你做好表率,不要贪图门前小利,而损坏自己的名声。”杨颙听完杨仪的分析,三分惊喜,三分疑惑的问道。
“子昭(杨颙字),这次你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杨仪有些自傲的笑道,显然自诩才华过人的他,也认为诸葛亮认为他有宰相之才,希望他能有宰相之雅量。
处理完江夏郡内的一些琐事,诸葛亮领着亲卫骑兵,一路飞奔,来到了夏口,甄宓依旧男装装扮,跟随在军伍之中,如今她不但习惯军旅生涯,而且似乎还有些上瘾,每天诸葛亮只要晨训,她都会跟随一道,哪怕是脚底磨起了水泡,她也依旧咬牙坚持,这份毅力,让诸葛亮惊讶之余,又是倍感怜惜。
在夏口县府与夏口令向朗会面,并了解完目前夏口的政事后,诸葛亮才从向朗口中得知,黄月英为了在造船坊帮上忙,竟然和邹欣儿留在了造船作坊边上的别院居住。
诸葛亮虽然很想赶去与黄月英她们见上一面,但他来夏口也是有公事的,如今与向朗会过面,他还得去趟港口的军营,看看吕蒙她们训练的水军情况,不过好在军营离造船作坊并不远,正好是顺路。
来到港口营地,诸葛亮率领的亲兵卫队,在营门口时却被守卫辕门的军侯给拦住了,尽管陈楚出示了身份令牌,那名军侯依旧沉声道:“吾家都督有令,在营地只听都督军令,任何人没有都督军令,都不得进入营地。”
“大胆,主公在此,尔等胆敢如此无礼,还不开辕门。”脾气火爆的亲兵卫队什长王贲,愤怒的一拔佩剑,遥指着对方喝道。
“退下,军营有军营的规矩,不得无礼。”诸葛亮挥了挥手,拿出印绶道:“吾乃江夏郡守诸葛亮,今日特来劳军,请代为通传。”
那名军侯接过诸葛亮的印绶,随即派了名军士前去通报,不过过了一刻钟,那名军士回来向那名军侯说了一句,那名军侯当即对诸葛亮道:“吾家两位都督,今早率军出江操练,一时无法通知,请大人在营外等候。”
“真是岂有此理。”听到那名军侯的回答,面对着江面吹来阵阵的寒风,这会不光是王贲一脸愤怒,就连陈楚也是满脸怒容的轻骂了一句。
诸葛亮却是微微一笑,环视四周,见营地对面路旁,有一家客栈,遂道:“我们去哪里喝杯热茶等待就是。”
“主公,这吕都督的军令,是不是有点太不像话了,他怎么能连主公也限制呢?”在客栈入座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