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刘璋投降 (第2/3页)
化为灰烬,若如此,此吾之罪过也。”刘璋仰天一笑,戚道:“去请董幼宰来,让他传谕全城,开门投降。”
董和接到军令,不得不仰天叹道:“天命如此,非人力可挽回矣。”
翌日一早,董和秦宓奉刘璋军令,携带降书,前往诸葛亮营寨表示投诚之意,诸葛亮对董和秦宓二位使者,自是大加笼络,不但摆开酒宴迎接,走时每人各赏赐百金,着实让二人好好的感受了一把宾至如归的感觉。
随后诸葛亮又派蒋琬与二人一道入城,面见刘璋,三人在州牧府见到刘璋,董和秦宓二人,刚得了好处,也查探出诸葛亮确实没有加害之心,自是大赞诸葛亮仁义。
于是刘璋心中始安,留蒋琬入住一晚,次日一早,亲自携带印绶户籍,率领城中文武百官,出城投降。
诸葛亮接到消息,同样率领帐下一干文武官员,前往寨门迎接,二人相见,诸葛亮不由感慨的托着刘璋的手,道:“昔日梓潼把酒言欢之事,历历在目,今日之举,非是亮不仁义,实乃天命大势如此,亮也不得已也。”
刘璋流泪不止,无言以对,二人共同入寨中,交割完印绶文书,诸葛亮随即率领大军,拔营开进,浩浩荡荡的进入了成都。
成都十万百姓,得知战争结束,无不欢欣鼓舞,纷纷鸣炮庆贺,夹道欢迎大军入城。
进的城池,诸葛亮随即命赵云,吴懿、张嶷三人,前去营地接管城中守军,接着又命张合张飞率军接管四门,严颜李恢率军巡视全城,陈楚统率神武军,与刘封邓艾率领陌刀军和东州兵,护佑诸葛亮前往州牧府坐镇。
翌日,诸葛亮安民已毕,在州牧府擂鼓聚将点卯,城中一众官员,皆到齐,唯独黄权不至。
厅堂之内的刘封,闻讯不忿道:“主公,黄权匹夫,安敢如此无礼,请容末将去斩杀了此僚。”
“退下,黄公衡乃忠义之人,吾若加害,天下人何人还敢言忠?”诸葛亮挥了挥手。沉声呵斥道。
当日诸葛亮大宴群臣之后,虽然天色已晚,却还是乘车而出,率领亲兵卫队的军士。来到了黄权府邸。
黄权得知诸葛亮亲自过府,惊疑之下,随即开门迎入,诸葛亮入得大堂,只见黄权虽然有两重宅院,但家中摆设陈列一应全无,一眼就能看出,简陋之至。
“听闻公衡乃天下贤士。今日公厅升堂,不见公衡前来,亮好生不安,特来拜会。唐突之处,还望公衡海涵。”诸葛亮看了眼黄权,欠身作揖行礼道。
“这,罪将安能受楚侯如此大礼,不敢。不敢啊。”黄权吃惊之下,慌忙伏首而拜。
“公衡请起。”诸葛亮伸手托起对方,二人相视一笑,同声道:“请入座。”
“明公如此待吾。权安敢推辞,愿意为明公效劳。誓死无悔。”黄权坐定之后,作揖再拜首道。
“哈哈。今得公衡,如虎添翼也,借用曹孟德的一句话说,吾不喜得成都,喜得黄公衡矣。”诸葛亮开怀大笑道。
“明公厚爱,权实愧不敢当。”黄权感怀的谦恭道。
当晚,二人秉烛夜谈,畅快之至,一直到深夜诸葛亮方才尽兴而回。翌日,徐庶进言道:“今蜀郡平定,益州大局已定,俗话说天无二日,还请主公做决断,遣送刘璋前往荆州安居为宜。”
“孝直,汝以为如何?”诸葛亮思虑已定,遂开口问道。
“元直大人所言有理,主公可表奏天子,封刘璋爵位,可令其虚衔养老即可。”法正颔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