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二章 庲降都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二章 庲降都督 (第2/3页)

董允忙完之后,诸葛亮又道:“你和费祎先下去休息,让韩什长在门外守卫即可。”

    诸葛亮找李恢商议的事情,并不想太多人知道,尤其是董允和费祎两个毛头小子,现今这两人还需要一番磨练,有些大事,自是无法让他们参与。

    “连夜召集你们三人到此,是因为本侯得到神人预示,说丽水沿岸盛产黄金,这也是本侯不远千里,来朱提的一个关键。”诸葛亮现今已经,朱提境内的江名就叫丽水。

    “主公,此事可信吗?朱提境内的朱提山虽然出产白银,但也因为产量并不是太高,加上白银并不是主要流通货币,所以近年来已经荒废,但这丽水之中。出产金子一事,下官还真从未听说过。”

    吕凯有些怀疑的问道,因为这个时代。白银并不是流通的主要货币,所以朱提山虽然产银,但却并没有大力开发,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白银。远远不如制造铜钱的铜矿值钱。

    “季平,这事本侯也还未确认,所以明日开始,由你安排一批可靠的心腹为向导,吾会让神武军的军士去找找看。若此事属实,那咱们就可以大量生产黄金,这对于我军的发展,也将会起到莫大的助力。”诸葛亮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吕凯的怀疑,而感到有丝毫不满。

    黄金虽然同样不是这个时代主要货币,但却是硬通货,无论任何人。都愿意收取。而且黄金又多为赏赐之物,所以无形之中,也给黄金披上了一层荣耀的光芒。

    这也就让一些达官贵人,对黄金十分追捧,而且黄金容易识别携带,比铜钱方便。因此黄金现在虽然在普通百姓手上流通不大,但在商人手中。却是一种硬通货。

    “主公放心,这事吾会立即安排好。若吾朱提真能够出产黄金,那可就是真是喜上加喜了。”吕凯欣然点头道。

    李恢和王伉也是连声附和,正如吕凯所言,若朱提真出产金子,那无疑将会打乱整个南中目前保持的平衡,各方势力也势必会加入角逐,这样一来,对于诸葛亮平定无疑大有臂力。

    “这事暂时保密,诸位回去之后,立即着手筹备扩建城池规模一事,寻找金子和开采金子一事,本侯会安排。”诸葛亮也就是知会他们一声,寻找他们派人协助一下,若真发现金矿,他自会安排人手开采。

    经过几日的准备,在吕凯安排的向导引路下,诸葛亮命陈楚率领神武军的军士,分成十个批次,经过半个月的打捞,在一条洪河水域中,捞到了少量的金沙,经过寻访源头探究。

    终于在水域源头,也就距离朱提城五十里外的一个叫甸山的地方,寻到了一处金矿存储之地。

    随后诸葛亮领着人马,亲自去实地考察过,得以证实甸山山脉之中,不但盛产黄金,而且山脉之中,还有发现了露天的煤矿。

    这一发现,不由让诸葛亮大喜过望,原本诸葛亮还担心,要是挖金,需要大量的柴火冶炼,那样将会增加不少成本,但有了煤矿,那就解决了炼金中最重要的环节。

    如今诸葛亮在宜春拥有三万多矿工,从事着挖铁、煤、铜等作业,所以关于这方面的技术,只要有资源,诸葛亮就不担心生产问题。

    开采朱提的金矿人选,诸葛亮从甸山回到朱提的路上,已经有了人选,那就是贾诩的长子,现任的宜春令,领宜春都尉贾穆。

    因此一回到朱提,诸葛亮就命费祎起草了两份任命书,任命伊籍长子伊康,卸任中卢**县长,调任宜春令,兼任宜春都尉。

    成立少府监,任命贾穆为府尹,任命神武军郎将李信为都尉,统率三千兵马,督导一万徭役,在甸山建造甸山城,并且从犍为和蜀郡,迁移万户进入甸山城,充实这座新城。

    少府监府尹秩比二千石,职权与太守相同,负责采矿事宜,不受庲降都督府节制。

    虽然采金前期投入很大,但诸葛亮在取下益州之后,目前府库还算颇为充裕,这笔投入自是小菜一碟,但设立庲降都督府,却是投入巨大了,诸葛亮算过,这笔投入,几乎要耗费蜀郡一半的府库钱粮。

    但为了南中这片广袤的土地,以及数十万人口,别说耗费一般府库,就是全部耗费,诸葛亮也要抓紧腰带,全力促成这件事情。

    毕竟经营南中,关系到益州未来的发展大计,所以投入再大也是值得的。

    在朱提待了将近一个月,诸葛亮眼看着新的朱提外城,在长史王伉的督率下,已经打好了基础,而且李恢招募的一万五千安夷军,也已经形成建制,还有甸山采金事务,也在李信的筹备下,正在进行之中时,诸葛亮终于放心踏上了归途。

    仲夏时节,诸葛亮率领兵马。乘坐船只,沿江而下,前往巴郡而来。然后经巴郡的涪水返回成都。

    这一路山重水复走下来,加上巡视各郡县民情的时间,诸葛亮又是花费将近一个月时间才回到成都。

    此次出巡,历时三个半月。诸葛亮的足迹,踏遍西南数郡的大部县城,沿途记下的风土民情,以及描绘出的新的山川地形图,可以说成为他此行最大的收获。

    回到成都之时。已经是八月初旬,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