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小圈子 (第1/3页)
距离第58届柏林电影节开幕还有三天的时候,在柏林有人组织了一个只有导演和制片人参加的小圈子聚会。
也不是目前在柏林的所有的导演和制片人都有资格参加的。
这个小圈子聚会人数很少,只有不到二十人。
参加聚会的导演,最低都是拿过欧洲三大里某个电影节最佳导演的。
而仅有的几个制片人,要么是曾制作的电影拿过欧洲三大的最高奖,要么本身就是资深制片人,制作出好几部拿过欧洲三大奖项的制片人。
那些很有能量,比如非常有钱或能拉到很多资金的制片人,还有那些只拿过奥斯卡的奖却没有欧洲三大奖项的导演。
不好意思,这些都是被这个小圈子鄙视的对象,肯定是没资格被邀请的。
对于曹阳,这么说吧,只要曹阳在欧洲的话,无论哪里有小圈子或文艺界的聚会,必会想方设法邀请他参加的。
开玩笑,曹阳手里有两个威尼斯金狮,还作为制片人制作出一部拿到威尼斯金狮的电影,又拿过戛纳金棕榈,他还有戛纳最佳导演、威尼斯最佳导演和柏林评委会大奖。
这样的成就,哪怕是在欧洲那些极端老白男导演的眼里,也会下意识忽略曹阳的肤色。
甚至,欧洲文艺圈的很多导演都认为,凭借曹阳的年龄优势,大概率是能成为大满贯导演的,这个需要时间和机遇,或者是背后国家的力量。
哪怕是曹阳一直拿不到最后的柏林金熊奖,只要曹阳还在这个圈里,等他五十岁的时候,柏林电影节肯定会迫不及待的给他颁发一个终身成就奖的。
终身成就奖也是金熊。
拿到这个金熊后,哪怕是被人诟病不是真正的大满贯,但手里有金熊、金狮和金棕榈,那肯定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大满贯呀。
虽然这个属于弱化版的大满贯。
其实,很多这个圈子里的欧洲佬,都是有着这个想法的——如果无法阻止你拿大满贯,那就给你一个削弱版的大满贯,让人诟病的大满贯。
至于曹阳如今在他们这个小圈子普遍鄙视的好莱坞混的风生水起,会不会因此被这些人排斥,那只能说想多了。
这个小圈子里导演,无论口头还是他们的行为,肯定是鄙视好莱坞的,不过要是有机会去好莱坞发展的话,那么没人会说不——挣美国佬那些暴发户的钱,那是给他们面子好不好。
曹阳参加这样明显具有“高逼格”的聚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每年只要参加欧洲三大的电影节,在回国前,肯定是要参加一次小圈子聚会的。
别小看这个小圈子,这么说吧,欧洲三大电影节每年邀请的评审团主席,大概率都是这个小圈子的人。
比如今年柏林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科斯塔-加夫拉斯,就是这个小圈子里的元老级人物。
科斯塔-加夫拉斯的资格非常老,人也非常老,都七十多岁了。
不过,他的资历还是非常辉煌的。
他曾在82年第35届戛纳电影节上,就拿到过戛纳金棕榈,后来又在90年第40届柏林电影节,拿到了柏林金熊奖。
科斯塔-加夫拉斯只差一个威尼斯金狮,就能大圆满了。
“加夫拉斯”这个姓氏,给人第一反应就是俄罗斯的姓氏。
没错,科斯塔-加夫拉斯虽然是法国人,但他父亲是俄罗斯移民,他也拥有典型的俄罗斯人的脾气。
早前,他出道初期,也曾积极参加威尼斯电影节。
然而,随着他的两部作品全都被淘汰,甚至连主竞赛单元都没进去,年轻气盛的科斯塔-加夫拉斯直接选择了炮轰威尼斯电影节黑幕、没眼光、是垃圾……
还放话,这辈子都不会带着作品去威尼斯电影节。
他做到了。
也失去了大满贯的机会。
“科斯塔,好久不见了。”
曹阳端着酒杯,来到科斯塔身边,向他举起酒杯示意了一下。
科斯塔-加夫拉斯本来是翘着二郎腿坐着的,抬头看到是曹阳,就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拿起旁边的酒杯跟曹阳碰了一下,随即抿了一口,伸手示意曹阳坐下。
“我的朋友,坐下说。”
不远处或站或坐的几个导演和制片人,冲这边笑着点头示意了一下,很自觉的走远了一些。
“你的《情系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