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勉为其难 (第2/3页)
老韩这东拉西扯的,也没提到奥斯卡什么事呀。
韩总差点忍不住再次拍大腿。
他特意咳嗽了一声,才止住手痒的胳膊。
“这电影在全球包括华夏等大部分国家还没上映的情况下,取得了2.6亿美元的票房。”
韩总笑着看了那位跟他同级别的广电领导一眼,才接着说道:“票房不票房的,没啥意思,刚刚我得到消息,才结束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这部电影拿到了最佳影片!”
他咧着大嘴,叹气道:“这部中影投资了电影,其实我并没出多大力,也就帮着推荐了些工作人员,找了几处外景地,再监督一下账面和处理一些小问题。
唉,没想到哥伦比亚和曹阳导演非要让我挂个制片人的名头,惭愧呀惭愧,早知道电影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我说什么也不可能挂名制片人的。”
韩总嘴里说着惭愧,嘴却越咧越大,特别是在刚才说到“奥斯卡最佳影片”几个字的时候,那是慷锵有力、抑扬顿挫、咬字清晰。
瞬间,刚才问话的那位领导扭过头去,他恨自己怎么这么多嘴。
奥斯卡最佳影片啊。
每年“冲奥、冲奥”,冲了二十年,内地这些导演连个最佳外语片的毛都没摸到,就这还为了一部“冲奥”电影,每年都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
这位倒好,屁事没干,奥斯卡最高大奖最佳影片就到手了,这他妈上哪说理去?
以前还嘲笑过这家伙跟在曹阳后头,为曹阳“冲锋陷阵”。
如今呢?
唉……
本来以韩总的年纪,能做到现在的位置已经到头了,甚至大家在这个年纪,也基本上绝的上升的念头,只求能平稳落地,熬到退休。
如今看来,老韩“蹭”了个奥斯卡最佳影片,这就不一定了。
一时间,大家看老韩的眼光都变了,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至少表面上都是为老韩取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而高兴。
欢声笑语和祝贺声,响彻食堂。
这边欢声笑语不断,北电那边却把侯可明和谢晓静“愁”坏了。
发愁的问题也很简单,横幅没地方挂啊。
《新加勒比海盗》拿到了几个奥斯卡技术奖,若是换成北电的其他导演,肯定要大肆庆祝挂横幅的。
可曹阳不一样,说实话,要是为了这几个“小小”的奥斯卡技术奖给曹阳挂横幅,估计可能会觉得“丢人”。
侯可明和谢晓静倒不是为了这个而发愁。
奥斯卡的历史中,作为个人制片人,制作出奥斯卡最佳影片最多的制片人,是索尔-扎恩兹。
他是作为制片人三次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
1976年的第48届奥斯卡,《飞越疯人院》。
1985年的第57届奥斯卡,《莫扎特传》。
1997年的第69届奥斯卡,《英国病人》。
曹阳已经追平了索尔-扎恩兹,加上这一个奥斯卡最佳影片,他也已经有了三个了。
他跟索尔-扎恩兹共同成为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多的制片人。
虽说最佳影片名义上是奖励整部电影的,但领奖人和受益人,毫无疑问是作为项目发起人的制片人。
成为奥斯卡获得最佳影片这种大奖最多的人,毫无疑问,北电肯定是要挂横幅的,这可是大事,甚至可以说是震撼华夏影坛的大事。
好莱坞毕竟是制片人中心制的地方,也就是说,制片人才是一部电影的领导者和灵魂人物。
所以奥斯卡最佳影片才是好莱坞的最高奖。
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其他奖项的颁奖顺序,包括最佳导演,都可以进行调整,唯独最佳影片,没有非常特殊的原因的话,基本上都是最后一个颁发。
侯可明和谢晓静烦恼的是,作为历史上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多的人,该怎么给曹阳挂横幅。
这才过去几天呀,曹阳创造历史成为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导演大满贯的横幅,还挂在校门口以及学校内呢。
作为一个艺术院校,肯定是更看重欧洲三大的,至少名义上是这样。
所以上次给曹阳挂的横幅,那叫一个大呀!
可现在就尴尬了。
总不能把上次的横幅撤掉吧?
毕竟是创造了历史,肯定是不能撤掉,老侯还准备至少挂半年呢。
但是,曹阳作为历史上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多的人,这横幅总不能太小吧?要知道奥斯卡实际的份量,是超过欧洲三大的。
欧洲三大都快要成为奥斯卡的风向标了。
但是不要说跟上次的横幅一样大了,就是小一半也挂不下呀。
愁人啊!
“要不,大门口那边,把横幅撤下来,重新制作两个大大的竖条幅,就挂在校门两旁。”
谢晓静建议道。
老侯有些心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上边呢?横幅撤下来,总不能空着吧?”
谢晓静想了想,说道:“也挂,还是大大的字幅,不过改一下,不写具体内容,比如就写:热烈祝贺曹阳导演创造新的历史!”
老侯在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