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枭雄 (第3/3页)
绪后,史思明果然顺利接管了他的残部。
经过清点,他的兵力从十五万增至二十万,成为河北地区最强大的势力。
他站在魏州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邺城,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阳光洒在他的金色铠甲上,却显得格外冰冷——他终于除掉了心腹大患,接下来,该轮到他与大唐一较高下了。
邺城的守军得知安庆绪被杀后,再也没有了抵抗的意志。
崔乾祐按照安庆绪的嘱咐,打开城门,带着剩余的士兵向唐军投降。
唐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邺城,将领们纷纷欢呼雀跃,摆酒庆功。郭子仪看着被收复的邺城,心中满是欣慰:“乱局终于要平定了,大唐的好日子要来了。”
史思明回到魏州后,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他将魏州改为“北京”,在城中筑起高台,正式称帝,国号仍为“大燕”。
他穿着崭新的龙袍,接受百官朝拜时,眼中满是野心。
称帝后,史思明开始整顿军纪,他严惩克扣军粮的将领,将贪污的粮草全部发放给士兵;他亲自训练士兵,每日清晨便到军营中,与士兵们一同操练。
他还派人前往契丹、奚族等地,继续招募骑兵,扩充兵力。短短一个月内,他的军队便焕然一新,士气大振。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筹备粮草——他派人开垦魏州周边的荒地,鼓励百姓耕种,承诺战后免除三年赋税。
他又派人前往范阳,调运储存的粮草,确保军队的粮草供应。
一切准备就绪后,史思明站在魏州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长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黄河以北的风,再次掠过魏州城头。史思明伸手拂去盔甲上的黄沙,心中暗暗发誓:“大唐,你欠我的,我一定会一点一点讨回来!安禄山将军未完成的事业,我会替他完成!”
安史之乱的残烬,不仅没有熄灭,反而在史思明的手中,燃起了更猛烈的火焰。
这场席卷大唐的战乱,还远远没有结束。魏州城楼上的龙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宣告着一个新的枭雄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