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章 一命双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7章 一命双生 (第3/3页)

这么久,看到的从来姑娘的步步为营,心思缜密,一言一行,滴水不漏,从不出错。她没有见过姑娘这么像姑娘的时候,笑容灿烂,眸中熠熠生辉,这一刻的她,才是十几岁的少女该有的样子。

    -

    李桓回京没回王府,先入宫向皇帝复命。

    皇帝才下了早朝过来,父子俩在乾元殿坐定。

    寒暄几句,崇昭帝一脸疲态,大概问了问李桓祭祀的情况。与往年无异,李桓也不额外多说些什么,一五一十上报。

    旧陵沼的话题,本就有所忌讳。

    不料,崇昭帝沉吟片刻,竟突然出声。

    “那云麓山半腰古亭畔,溪水流过那里,有一棵金合欢,长得很高了吧?”

    李桓心里微怔。

    在他看来,父皇从未踏足过云麓……

    为何会知道这个?

    李桓道:“枝繁叶茂,华盖参天。”

    崇昭帝点点头,摁了摁发疼的太阳穴,又咳嗽两声,王承喜赶紧拿来痰盂,替皇帝奉水递帕。

    李桓在旁看着皇帝浮肿的眼袋和紧锁的眉头。

    “父皇要保重龙体。”

    崇昭帝擦了擦手,将帕子丢在王承喜的托盘里。

    “你等下同我去华宜殿,瞧瞧你妹妹……”

    李桓恭敬地道:“儿臣也正有此意。回来便听说,平乐的病,未有起色……儿臣认识一个民间大夫,对奇疾怪症颇有一些见地,可要找来看看?”

    崇昭帝道:“太医院能想的法子都想了,你找来试试也无妨,看她造化。如今吃着汤药,除了身子虚弱一些,倒与常人无异,就是离不得药石,年纪轻轻,可怎生得了。”

    李桓叹息一声,不多说。

    父子两人从乾元殿出来,刚步入通往华宜殿的甬道,就见东宫的肩辇过来。

    看到皇帝和李桓步行,李肇抬手示意,下辇上前参拜。

    “儿臣在宫中休养数日,身子已大好,特来向父皇请安……”

    崇昭帝抬抬手,示意他平身,道:“朕同你皇兄,正要去华宜殿……”

    李肇不等皇帝说完,便拱手应和:“儿臣随父皇同往。”

    崇昭帝眉头略皱,眼皮一跳,点点头。

    “兄弟姊妹之间,正该和睦,多多走动亲近。”

    李肇让抬辇的自行离去,同崇昭帝和李桓步行。

    崇昭帝在前,他和李桓在后,走了一段路,李肇步子便落得慢了半程,李桓发现他没有跟上,自己竟然走在了他的前面,又停下来,等李肇过去,这才放慢步子跟上。

    他恪守礼数,从不逾矩。

    李肇停步,微微摊手示意,周到客气,“皇兄请。”

    这般刻意的举动,其实是让人极不舒服的……

    以前的太子高傲自负,疏狂不羁,跟平乐更是水火不容,哪有那么好心去探望?

    李桓不由多看他几眼。

    “得闻太子染疾,心中甚是牵挂,本想着早一点来东宫瞧瞧,无奈近日公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

    李肇微微笑道:“有劳皇兄挂念,我这身子骨,硬朗得很,吃几副汤药,便康复如初。倒是皇兄……听说不日府上要纳新人,皇兄操持国事,也别忘了保重身子。”

    李桓心下惊跳。

    上次他被御史台参奏,便是萧贵妃要为他府里添新人,说是与权臣勾结,暗通款曲。

    李肇嘴上不明说,但以父皇多疑的性子,难免胡思乱想。

    他道:“王妃心疼我至今无子,想为王府添一鳞儿,选中了自家妹妹,我推辞不得,只好随缘。”

    李肇笑着,“皇兄好福气。”

    崇昭帝突然回头,“那薛六姑娘蕙质兰心,落落大方。倒是个好的。”

    李肇微微抿嘴,似笑非笑,似喜非喜。

    都说自古皇家无父子,在这红墙黄瓦之内,君臣利益的权衡常常盖过了血脉相连的温情。父子三人也不知有多少年,没有这样平心静气地一同走过一段路,说些家常俚事了。一路行至华宜殿,脚下的石板路不断蜿蜒,在这难得的一小段路程中,竟是沐浴了一种久违的亲情。

    只是李桓看着李肇不时的笑,心下如蒙阴霾。

    那天竹林雅阁的事,还差一个真相。

    二更晚饭见,姐妹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