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2章 不承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2章 不承欢 (第1/3页)

    李肇唇边带了点笑意。

    “这是两年前,京兆府在一个探子身上截获的密信。你且仔细看看,这信上的字迹,与之前那些,可是同一个人?”

    梅如晦顿时眉头紧锁。

    他倾身,仔细瞧了片刻又抬头。

    “殿下,臣可否过手,对光细看?”

    李肇微微点头,表示应允。

    梅如晦这才小心翼翼地捋了捋广袖,伸出双手,极为慎重地将纸张拿起,对着殿内透进来的天光,眯起眼睛,全神贯注地反复端详起来。

    半晌之后,他重新坐好,将纸条轻轻放回案几上,迎着李肇审视的目光,坚定地摇了摇头。

    “殿下,依微臣之见,这并非出自同一人之手。”

    李肇眯起眼:“你可确定?”

    梅如晦挺直脊背,面色严肃,“微臣浸淫书法多年,断不会看错。笔画走势、墨色浓淡,下笔力度,都大为不同——”

    说着,他伸手指向薛六所写的那些字,

    “这些字,娟秀柔美,运笔婉转,一看便知是出自女子之手。而这位诏使的字迹,笔锋刚劲有力,笔法雄浑磅礴,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豪迈之气,定是男子所书。”

    旧陵沼的诏使,是一个男子。

    沉默片刻,李肇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不是她?也罢!”

    李肇回眸,一言不发地起身大步往外走。

    半个时辰后,灵羽飞回了檀秋院。

    带回来一封李肇的信。

    是一首诗,掐头去尾就四个字。

    “诏使何在?”

    -

    薛绥抬起手臂,看灵羽从她的胳膊走到肩膀,咕咕出声,心里有片刻的不淡定——

    这信属实让她意外。

    那天李肇顺走字条和鸽子,她有过猜测。

    但她没有阻拦。

    太子出自帝王家,一样的多疑。

    不拦他还好,一拦说不定更生疑惑。

    眼下不知李肇究竟掌握了旧陵沼多少信息,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试探。

    她让小昭给灵羽喂了粮食,等它吃饱歇息片刻,才写上一封回函。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寻其下落,酬金翻倍。”

    -

    找诏使的人,不止李肇一个。

    平乐公主也差了人,四处打听消息。

    她要找一个稳妥的法子,来对付东宫。

    想来想去,可以避开朝廷眼线,办事还干净利索的,只有旧陵沼。

    可是,薛六在旧陵沼里待过那么多年,难免会跟那些人有相熟的,或者会认识一些三教九流的中间人,一旦有所牵连反而不妙……

    所以她就必须找到旧陵沼里,有权力做主的人。

    诏使这样的身份,是薛六攀不上的。

    只要诏使为她所用,便可以踩死薛六,让她一辈子翻不了身,还可以利用旧陵沼的力量,办一些她不便出面的事,从此再不用被人诟病……

    -

    端王李桓,也在寻找旧陵沼的诏使。

    当初薛绥离开旧陵沼,便将诏使令上交,知道这事的人,仅限于旧陵沼守尸三老,以及她的师兄师姐等上层弟子。即便是在旧陵沼内部,清楚薛绥真实身份以及这件事情原委的人,也寥寥无几。

    李桓一直想与诏使接触。

    要利用旧陵沼的力量,与诏使建立联系便十分重要。

    他令人四处探寻,终于打听到一位常年与旧陵沼有买卖往来的古董商人。

    此刻,在长兴坊的一座茶楼雅阁里,李桓身着一袭寻常商贾的靛蓝色圆领袍衫,手执茶盏,正与这位古董商人,相谈甚欢。

    “阁下人脉广泛。可否劳您大驾,代为引荐?”

    那古董商面容清瘦,一脸精明狡黠。

    “好说,好说……”

    李桓没有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身份,自称要去旧陵沼做一些盐铁买卖,那种生意是见不得光的,想打通诏使的关系也合情合理,不会让人察觉异样。

    一绽银子递过去——

    古董商捋着胡须笑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