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5章 流觞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5章 流觞宴 (第1/3页)

    采莲舟上是临水而建的竹木楼,风光正好。

    流觞宴就设在荷池之畔,荷香阵阵,男宾女宾分坐,中间隔着一道竹帘。

    女宾席上人数不多,不足十位。

    男宾那边,不仅有太子和三位王爷压阵,还汇聚了不少京中小有名气的才子。

    端王李桓素日礼贤下士,对这些才子自然是礼遇有加。

    流觞宴一开始,李桓便定下规矩,“只论才学,不论尊卑”“以诗会友,莫谈国事”,他仁义宽厚的为人,很得士子们拥戴。

    端王开口,太子也不便反对。

    李肇坐在一旁,神色淡然,偶尔举杯浅酌,没怎么出声。

    文人士子惺惺相惜,一时间,众人举杯论诗,欢声笑语不断。

    不知何时,雨下来了。

    雨丝纷纷扬扬,在平静的荷池里皱起层层涟漪,有一些溅落在荷叶上,滴答作响、惬意悠然,小竹楼都分外灵动起来。

    整个氛围变得更为欢欣——

    “雨落荷池珠玉笑。”

    “风拂翠盖暗香飘。”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妙句频出。

    诗兴越发浓厚。

    薛月沉听着热闹,招来身侧的丫头耳语几句,朝几位姑娘举了举杯,笑意温婉。

    “妹妹们稍坐,我去那头敬诸位殿下和公子们一杯,说几句话就回来。”

    众女看到王妃大大方方走向男宾席,与众才子谈笑风生,眼里都不免艳羡。

    身份高,总是自在一些,女子嫁人就该嫁端王这样的良人,生得英俊高大,温和宽厚,能给妻子体面,也能给妻子足够的尊重。

    再看薛绥,她们先前那点羡慕,也便没有了。

    端王的平安夫人,也无非是一个妾室,自然不能像端王妃那般在人前抛头露面,只得屈于一隅。

    薛月盈道:“大姐姐的体面,不是谁都能学得来的……”

    薛月满连忙附和:“就是说呢,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有些人也太不自量力了。”

    薛月娥装出一副懵懂的样子,娇俏地笑道:“四姐姐、八姐姐,你们说的是谁呀?咱们席上还有这般不自重的人?”

    薛绥仿若没有听见,微笑垂眸,看着如意在一旁,细心地为自己剥莲子。

    莲子清甜可口,是她爱吃的。

    这时,太子李肇的声音透过竹帘传了过来。

    “孤近日染疾,医官反复叮嘱要忌口养生,瞧这莲子,颗颗圆润饱满,很是喜欢,却不知可否食用?皇兄,听闻平安夫人精于药理,不如替孤问一问。”

    薛绥略微一怔。

    这李肇,莫不是故意来添乱的?

    没事找事。

    很快,一个绿衣丫头捧着一个盒子过来,盒子里有白瓷小碗,里面躺着的全是剥好的莲子。

    薛绥强忍心绪,微微一笑。

    “劳驾回复殿下,莲子味甘且涩,性属平和,能入人心、脾、肾经,吃了它可补脾胃、止泄泻,固精关、养心神,殿下若有养生之需,食用无妨。”

    补脾胃、止泄泻,固精关、养心神。

    丫头脸蛋微微一红,屈膝行礼。

    薛绥的话,丫头没有口述。

    也口述不上来……

    可席上骤然安静。

    不仅李肇听见,其他人也都听见了。

    李肇一笑,“好见地。”

    片刻后,那丫头又绕过竹帘回来。

    “太子殿下问夫人,世人都说莲心最苦。那吃莲子,是带心,还是不带心?”

    薛绥心下一沉。

    暗忖片刻,带笑回应。

    “莲子的味道,因人而异,有人觉得好,有人则不喜欢,去芯的莲子,口感软糯,入口细腻。带芯的莲子,多了那一丝清苦与脆感。太子殿下,可按心意和喜好取用…”

    丫头自去。

    半晌,她又将木盒双手捧回来,搁在薛绥的面前。

    “殿下说,平安夫人博闻强识,这盒剥好的莲子,便赏给夫人了。”

    正在剥莲子的如意手一抖,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