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4章 阿明,你越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64章 阿明,你越界了 (第3/3页)

龙也干脆:“当《狂人漫画》的销量超过《龙虎门》和《李小龙》的时候。”

    黄玉郎深吸一口气,狂妄,太狂妄了!

    他对祁文杰道:“开会,立即开会!”

    之前公司一直不重视漫画杂志,那都是给单行本预热的玩意儿,如今《狂人漫画》起势,这让黄玉郎也冒出了整合旗下的多份报刊打造一个《玉郎漫画》刊物的想法。

    而柳如龙在给黄玉郎袒露心声后也没闲着,虽然旧金山来的华人出版商给了狂人漫画一记助攻,可谁知道这份杂志在海外有没有市场呢。

    还是得想办法扩大香港漫画受众。

    所以他当即带上公司的李志清拜访了《明报》的金庸先生,对他提出了将金庸武侠全集漫画化的想法。

    既然跟黄玉郎通过话了,对方肯定要想办法压制狂人漫画,阿龙此举也是为了防止黄玉郎想到金庸。

    这也是魏明曾和阿龙提过的想法,金庸的受众在香港恐怕十倍于漫画《龙虎门》《李小龙》。

    只是当时《狂人漫画》初创,对金庸毫无吸引力,但现在就连金庸偶尔也会翻翻《狂人漫画》。

    《秦时明月》这部涉及诸子百家,机关秘术的特殊武侠故事让他尘封已久的武侠心又有些蠢蠢欲动。

    他原本以为武侠故事的路子已经被自己那代人写尽了,现在看到年轻人更蓬勃旺盛的想象力,才明白原来武侠还能这么写。

    至于把自己的改编成漫画,金庸看着两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除了《狂人漫画》的销量你们还有什么能够打动我的吗。”

    阿龙当即让李志清展示一下,他对公司每一个漫画家的风格都很清楚,李志清喜欢水墨画风,很适合武侠题材,之前是给自己做助手的。

    后世李志清绘制的金庸漫画也是口碑最好的。

    金庸觉得对方太过年轻,也没太过刁难他:“那就画一画郭靖在大漠射雕引弓吧,给你半个小时。”

    十八岁的大男孩有些紧张,不过当铺开纸,脑中闪现自己看过无数遍的射雕英雄传剧情后,他立即沉着下来,从容下笔。

    金庸没有去看他,而是跟阿龙在一旁聊起狂人漫画需不需要投资。

    阿龙笑着表示不需要:“我们大老板还挺有钱的,现在公司规模小,暂时不缺钱,但以后就不确定了。”

    他没把话说死,因为有时候合作共赢确实比单打独斗强,就看对方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了。

    金庸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入探讨,转而开始问起魏明来。

    “哦,他啊,他下个月应该会来香港一趟。”

    半个小时后,李志清已经完成了金庸的命题作文,这幅画看似简单,但因为是射雕一书中最经典的画面之一,所以想要画出彩也不那么容易。

    然而金庸看到的第一眼就想说:彩啊!

    “你用的是铅笔吧,竟然画出了水墨画的感觉!”金庸仔细端详,这马,这沙漠,还有这大雕。

    因为时间有限,李志清没有画郭靖的面部细节,画的是一幅远景,反而很有那种广阔天地的气氛,让人心胸也一下子开阔起来。

    “还真是人不可貌相,这么小年纪就有这么俊的画功。”金庸不吝称赞道。

    阿龙问:“查生,那我们的合作。”

    “全集肯定不行,我最多只能先让你们画一部。”

    阿龙知道自己的身份最多也就谈下一部了,想要把金庸全集,或者是最重量级的几部拿下还得靠阿明。

    于是阿龙点头应下,但他希望金庸暂时不要公开这个消息,否则黄玉郎肯定也要缠上金庸。

    金庸笑着表示没问题,道理他懂,然后又谈了一下授权费和分成的详细问题,李志清作为已经确定的主笔激动地有些发抖。

    等离开《明报》后,柳如龙立即给魏明发去电报,汇报了这件事。

    此时的魏明正在跟龚樰准备去听让·米歇尔·雅尔的音乐会。

    除了魏明和龚樰外,已经出了月子的燕子和彪子,北大的刘振云和郭见梅,甚至就连北电的张易谋都从魏明这拿到了票。

    而真正贡献了这些内场票的小梅这会儿还在家伺候月子期的云云和儿子梅长苏。

    为什么要请张易谋呢,因为老张跟让·米歇尔·雅尔关系非同一般,两人算是连襟。

    今年33岁的法国电子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比张易谋还大两岁,又是法国人,又是艺术家,这情史肯定是相当丰富的,不仅丰富,而且质量还高。

    此时他的现任妻子是他第二个老婆,英国著名女星夏洛特·兰普林,未来的柏林电影节影后,威尼斯电影节影后。

    多年婚姻最终因为男方出轨秘书而离婚。

    再后来的第三任妻子安娜·帕里约是法国凯撒影后,吕克·贝松的前妻。

    在第二任妻子和第三任妻子之间他还有一个差点就结婚的未婚妻,法国国宝级女星伊莎贝尔·阿佳妮,分手原因疑似是第三任老婆的插足。

    最后当雅尔都六七十了,他又和离了婚的巩粒喜结连理。

    魏明听到让·米歇尔·雅尔就想到了巩粒,然后就想到了好久没联系的老张。

    这次给他送票除了让他感受一下国际上音乐风潮,也是想问问他的毕业打算。

    “明年就毕业了,你摄影水平这么高,北影厂收你吗?”魏明哪疼往哪戳。

    张易谋摇摇头:“北影厂门槛那么高,而且摄影组全都满编了,咋可能要我呢。”

    他们班也就田撞撞能稳进北影厂,毕竟已故的父亲是曾经的厂长,建厂功勋,有香火情在。

    像陈铠戈父亲只是一个导演,就又差了一层,留在燕京不难,但想进北影厂也不容易,所以他后来进了儿影厂。

    但陈铠戈在那里也没捞到拍戏,儿影厂厂长是田撞撞的母亲,所以儿影厂的戏也是田撞撞来导。

    “好在我一直跟吴天明导演有联系,他还是很想要我的。”

    魏明:“那次我们还筹划着拍《古今大战秦俑情》呢,后来夭折了,那之后就没怎么联系,他现在咋样了。”

    “挺好的,都当上副厂长了!”

    ……

    (昨天保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